樊哙的钻营人生野史趣闻
我们最熟悉的樊哙莫过于在楚汉核相争时鸿门宴上樊哙,亚父范增预谋杀害刘邦,授意项庄拔剑在席上献舞,想趁机刺杀沛公。此时,席间只有刘邦和张良在坐,张良在帐外把行刺之事告诉了樊哙,樊哙持剑盾闯入项羽营帐,用盾撞倒拿着戟的士兵。 进入帐后'西向立,凝视项羽,目眦尽裂,头发上指。 '项羽握剑坐直身子问:'此人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欣赏道:'是位壮士'于是赐酒一杯和一条猪腿。樊哙一饮而尽,拔剑切肉而食。片刻就把肉吃光了。 项羽问:'樊将军还能再喝吗?'樊哙面斥项羽道:'臣死且不辞,这点酒算什么?!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沉默不语。这时刘邦借故去厕所,把樊哙召了去,出了营帐,刘邦独骑一匹马,樊哙等四人步行护驾,从山下小路偷偷逃回到了霸上营中。
这是樊哙勇士的一面,但您细想一下,如果当张良告之他当时的局面和要他做的事情时,樊哙有选择吗?拒绝和逃跑都是不可能的选项,只有拼死一博大家都还有生还的希望,最终,樊哙为刘邦赌赢了。
如果项羽不吃这一套,反而被他激怒了,也就没有了后来汉家数年的王朝了。所以,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赐樊哙为列侯,号临武侯,升为郎中。
象樊哙这样功劳的人在刘邦的阵营中并不少见,但后结果大多是悲催的。只有樊哙一人得以善终。原因是别看樊哙是个粗人,心还是比较活的。用现代人的话讲是会“轧苗头”。
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待刘邦做了沛公,便让樊哙做了他的随从副官。从这里看出,樊哙与刘家里里外外的人是比较熟悉的,论长相,论才艺,樊哙都不如萧何、曹参一众人,但樊哙娶了吕雉的妹妹,这一娶受益无数,除了官运亨通外,还躲过了刘邦的诛杀功臣。因为是吕后的妹夫,被吕后视为自己人,也是可依靠的力量。刘邦临死前 有人对刘邦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高祖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听说吕后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他决意临阵换将,与陈平计议此事,最后,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 高祖要陈平尽快地把樊哙的头取来,让他检验。 陈平、周勃当即动身,在途中边走边细心合计。陈平说:'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再加上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 。果不其然,还没等他们回到京城,刘邦死了,吕后当权,遂释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最能显示其心活如“墙头草”,还在于对待诛杀诸吕之事上,身为吕后的妹夫,当时不少大臣还怕樊哙会阻拦,樊哙的名声可以说无人不晓。但谁知把老婆送过去和诸吕一起砍了,樊哙又坚定地站在拥刘派一边,人生无常,人心隔肚皮啊
本文作者:烟云吐秀(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