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啥宠信和珅,造成了这么大的后果野史趣闻
2018-11-02 09:41:26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比乾隆帝小近四十岁。和珅是乾隆帝从一个三等轻车都尉一手提拔起来的,确有不少长处如相貌出众,语言才华超群,书法艺术有造诣等:通满、藏、蒙古、汉语。和珅被重用初期,做过几件好事,比如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受贿案,在弘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印象。皇帝交代的事他都能办得井井有条。于是和珅平步青云、恩宠无比。

和珅在弘历面前不摆国家大臣的架子,弘历一咳嗽,他就能立即捧上痰盂或者帮他捶背。公事余暇和珅还给弘历讲笑话,或一起作诗。

和珅上下沟通,既能让国家机器保持运转,又使皇帝不至于寂寞。而且和珅还能帮皇帝办成很多别人办不成的事,能帮皇帝背黑锅,能为老年弘历的奢侈挥霍提供财源,所以弘历离不开和珅。

于是从弘历晚年以来,和珅逐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他可以影响皇帝,被人们私下称作“二皇帝”。他揽权受贿,对依附自己的人百般庇护。和珅十分贪婪,他不仅大肆受贿,还公开索贿。地方督抚为了息事宁人,每当给皇帝进贡都着给他带一份。久而久之,和珅积累起了巨额的家产。
“此文为新浪看点(悠悠史人)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本文作者:悠悠史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