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台局同治通宝探析野史趣闻

2018-11-02 06:09:59

十余年前,笔者在沪上收到两枚宝台局同治通宝小平钱。第一枚(图1),径18.9mm,穿7.9mrn,厚0.8mm,重1.35g,黄铜质,双点角头通。其二(图2),径19.1mm,穿6mm,厚0.8mm,重1.3g,黄铜质,传世古包浆,单点平头通,有磨损痕迹,与《简明钱币辞典》所载基本一致。比较两钱的满文,可以认定非同一版别。宝台局原名台湾府局(台湾局),始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翌年四月铸钱。雍正年间(1723、1735年)停铸。同治年间(1跖2874年)重设宝台局。但其是否铸钱,钱界说法不一。大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未铸,依据是台湾近代史学家连横先生(连战的祖父)在其所著《台湾通史》中,没有提到乾隆和同治年间台湾曾经铸造钱币。《中国珍稀钱币》等图录中也未刊载同治宝台局部颁样钱,即缺乏实物和文献资料。笔者从《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清钱币》中所录两枚,《安徽钱币》所载一枚产以及本文所附两枚共5枚宝台局小平钱实物资料分析,认为同治年间台湾确曾铸过同治通宝小平钱。其性质应属官局私铸,即民间所称之局私钱。这5枚小平钱有着以下的共同特征:一是钱径小(18mm左右),二是钱体轻薄(不足1.50g),三是广穿少肉,“同'字连郭。同治宝台钱有大小型之别,其径分别为2和18mm左右,这5枚小钱均属小型。宝台局同治小平钱,虽不合部颁标准,但其存世量较少。

同治宝通宝台局

本文作者:钱币漫话(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