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历史发展顺序(中)野史趣闻
湖广内乱
而湖广一带有 荆南、 南楚、 南汉和 静海。荆南又称 南平国、 北楚,其疆域约为今 湖北省西部。建立者 高季兴为 后梁太祖的将领,907年被封为荆南节度使,治所为 江陵。荆南地小势弱,因而向四周各国称臣。其君主高季兴贪图各国贡品而拦截抢夺,遭各国发兵威胁才愿归还,被称为“高赖子”。后梁灭亡后,高季兴改向 后唐称臣,在公元924年被后唐 唐庄宗封为 南平王,正式立国,建都江陵,他即武信王。后唐灭 前蜀时,高季兴表示愿意协助伐蜀,但并未实际行动,而后又向后唐索要前蜀土地。这些使后唐 唐明宗大怒而发兵南征,所幸江南雨季使唐军粮草不济而退。 南平国与后唐的关系直到其子文献王高从诲继位后才和好。
五代十国变迁图示
楚国则由武安军节度使 马殷所建立,又称 南楚、马楚。秦宗权之乱时,秦的部署 孙儒攻打两淮杨行密,孙儒部将 马殷带部分人马经江西至湖南割据。
907年 后梁建立后,马殷向后梁称臣而被封为楚王,即武穆王。其势力涵盖今 湖南与 广西北部,对外臣服五代各朝,对内平定乱军、强藩,并且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使楚国国势强盛。927年后唐封马殷为楚国王,定都 潭州,即 长沙府。楚文昭王 马希范时期扩地至今广西东北部,国势颇盛。然而马希范在947年去世后国势大乱,楚将拥护次子 马希广继立,使长子 马希萼不满而叛变。950年马希萼成功攻下长沙,即楚恭孝王。然而他纵酒荒淫,使得楚将王逵、周行逢举兵叛变。他们拥护宗室 马光惠为 武平节度使,以刘言为武平军留后,率军占据 朗州(湖南常德)。 不久 徐威也拥护 马希崇为武安军留后,放逐马希萼。而马希萼则于衡山再度被拥立。楚国分裂成马光惠、马希崇与马希萼三派后,南唐元宗趁机于951年派 边镐攻占长沙,马希崇与马希萼先后投降,楚国亡。同时间南汉北取 桂州(广西 桂林)一带,占据整个岭南地区。隔年武平军留后 刘言不愿降唐,派王逵、周行逢攻下潭州,至此南唐全面退出湖南地区。刘言被 后周封为武平节度使,由于与王逵对立而被王逵与周行逢所废而死。而 王逵贪得无厌,也被部下潘叔嗣所杀,武平军之位最后由周行逢继承。 周行逢革除楚国劣政,爱护百姓,提倡廉洁。对将领用法严厉,果断诛杀。湖南地区又恢复平稳,直至962年周行逢去世为止。
南汉是由 清海军节度使 刘隐所建立,907年被后梁封为彭郡王,后又先后封为 南平王、 南海王。刘隐稳固 岭南后重用当地士人,为日后建国打下基础。 911年刘隐去世后,由其弟 刘龑继位。刘龑再统一岭南后于917年称帝,即 南汉高祖。国号大越,都 番禺,号 兴王府(今广东 广州)。隔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高祖与邻国和好,推广科举制度。然而本身残酷奢侈,每视杀人则喜,宠幸宦官,以至政事不宁。942年南汉高祖去世,其子刘玢继位,即 南汉殇帝。南汉殇帝贪图享乐,当时有 张遇贤叛乱,隔年被其兄刘晟所杀。刘晟自立为帝,即 南汉中宗。在位期间,虽然夺取楚国 容州(广西 北流)、 邕州(今广西 南宁),但是提倡严刑立威,为人残暴,大肆屠杀皇族和大臣将领,南汉只剩宦官、宫女执政。公元958年去世后,由其子 刘鋹继位,即南汉后主。 其间 静海(今越南北部)开始脱离中国统治。
后晋后汉
五代十国变迁图示
当十国陆续衰弱或自保时,北方的 后晋也因为契丹国的威胁而屡屡不安。当时后晋新立,财政匮乏,契丹贪求无厌,藩镇多不愿服从。为解决财政危机,后晋高祖采纳 桑维翰的建议,采取安抚藩镇、恭谨契丹的方式,并且重视农业、商业以提升经济。虽然契丹国得以安抚,但原 燕云十六州官员如吴峦、郭崇威耻臣于契丹,不愿投降。各地藩镇几乎不服晋廷,有些甚至有意拉拢契丹国以夺位,此时有赖杜重威、李守贞等人平定。 937年 天雄军(即 魏博军)范廷光反于 魏州,前去平乱的 张从宾也向他投降,并且杀后晋高祖之子 石重信和 石重乂。最后在范张联军逼近开封时,有赖 侯益与 杜重威率军击溃而平定。 杨光远自恃重兵而干预朝政,后晋高祖常屈从之,后来勾结契丹国叛变而被 李守贞打败而死。公元942年成德军 安重荣指斥后晋高祖父事契丹,要求出并讨伐契丹。但实际上却是暗通契丹,意图夺位。后晋高祖派杜重威率军击斩安重荣,史称 宗城之战,并将其头送与契丹。同年位于代北的 吐谷浑部,因为不愿意投降契丹国,首领 白承福率部投奔河东节度使 刘知远,契丹派使问罪。后晋高祖最后在这些忧愤之中去世, 其大臣 冯道、 景延广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就以侄子 石重贵继位于 邺都(河北 大名),即后晋出帝。由于后晋的将领与百姓对屈尊异族而感到强烈不满,后晋出帝听从 景延广建议,放弃对契丹国称臣而改称孙以洗刷屈辱。景延广对契丹人的敌意十分强烈,他杀害契丹商人,逮捕契丹使者出气,屡次对契丹挑衅。 此举引来契丹可汗 耶律德光的愤怒,他于公元944年率军南征。当时河北大旱,蝗虫侵袭,契丹军攻掠贝州(河北清河)等地而还。隔年后晋出帝派杜重威率军北伐,耶律德光闻之率大军南下,最后杜重威成功的在白沟(河北定兴、新城间)击溃契丹军。然而,后晋出帝于 白沟之战后日益骄奢,又以 冯玉执政,贿赂公行,朝政败坏。946年后晋出帝再以杜重威率军北伐,与耶律德光在 滹沱河会战。此时杜重威有意夺位,反而向耶律德光投降。耶律德光趁机率联军直逼开封,后晋大将李守贞、 张彦泽陆续投降,最后后晋出帝开城投降,后晋亡,史称辽灭晋之战。隔年耶律德光将国号改为“大辽”,即辽太宗,正式建立 辽朝。 辽太宗本来对经营中原地区很有信心,然而“ 打草谷”与掠人为奴的掠夺政策使中原百姓群聚反抗。其中河东军 刘知远听从 张彦威的建议,以中原无主为由于 太原称帝,建国 后汉,即后汉高祖。辽太宗压制不了此局面,以天气炎热为由率军北返。 他命 萧翰留守开封,杜重威留守邺都。最后于杀胡林(河北栾城)去世,其兄子耶律兀欲继位,即 辽世宗。
后汉高祖在辽军北返后开始收复中原。 萧翰得知消息后,劫持后唐宗室 李从益称帝于开封,而后北返。后汉高祖闻之派使杀李从益以定都开封,并派 高行周与 慕容彦超在 魏州之战战役降服 杜重威,诸镇相继归附。948年后汉高祖去世,其子 刘承祐继位,是为后汉隐帝,并以 杨邠、 郭威、 史弘肇与 王章为辅国大臣。当时河中节度使 李守贞叛乱,有赖郭威平定。 后汉隐帝年长后猜忌辅国大臣,与 郭允明协议后于950年以辽军寇河北为由派郭威镇守邺都,随后大杀杨、史与王等大臣,又杀郭威一家,并召泰宁军慕容彦超等急速入京。郭威听从 魏仁浦建议起兵南下,并派养子 柴荣镇守邺都。隔年击溃慕容彦超,攻入开封,后汉隐帝最后为郭允明等所杀。郭威本有意立刘崇子徐州军 刘赟为帝,先以 李太后临朝。当时恰巧辽军入侵,郭威出师御敌,但大军至澶州(今河北濮阳)时,军士拥护郭威称帝,大军返回开封。951年郭威称帝,建国 后周,即后周太祖,后汉亡。
后周北宋
后周太祖登基后剪除若干苛政,厉行节俭,使南 流的人口再度有流回中原的倾向。 然而刘赟被杀,使后汉旧将不服周廷。河东军 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得知郭威称帝后,自立为帝,建国 北汉。他依辽人为援,自称侄皇帝,并且伺机伐周。后汉旧将徐州巩廷美与泰宁军 慕容彦超意图叛变,有赖后周太祖陆续平定。 954年后周太祖去世,由养子 柴荣继位,即 后周世宗。后周世宗是五代十国中的第一名君, 于继位之初遭遇北汉帝 刘崇与辽将 杨衮联合南下。当时周廷惊恐,大多主张稳重行事,然而后周世宗亲自击溃汉辽联军,并斩临阵后退的无能将领,史称 高平之战。此后改革军事制度,精简中央 禁军,补充强健之士,形成“殿前诸班”的禁军。内政方面,他招抚流亡,减少赋税,稳定国内经济。整顿吏治,延聘文人,打压武人政治,使后周政治清明。955年又废天下佛寺,获取大量铜器以整顿经济。 军事与经济的提升都为日后统一中国本土而建立重要的基础。后周世宗在稳定国内后即意图统一天下,他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为目标。955年率军击溃 后蜀,占 秦州 汉中一带。956年率兵击溃 南唐,获得江北之地,迫南唐称臣。959年后周世宗率军北伐 辽朝以收复 燕云十六州,周军陆续攻陷瀛洲、莫州等地。当他准备收复幽州时,却突然生病,被迫班师。 不久去世,其幼子 柴宗训即位,即 后周恭帝。960年禁军领袖 赵匡胤以镇定二州遭北汉、辽朝入侵为由率军北御,而后在 开封的陈桥驿发生 陈桥兵变,受禁军拥护为帝。
赵匡胤
赵匡胤回师开封,废黜后周恭帝, 后周灭亡,五代结束。他建立 宋朝,即宋太祖。 宋太祖继位之时,十国仍有 后蜀、 北汉、 南唐、 吴越、 南汉、 荆南与 湖南、 周行逢、闽南 清源军、 留从效等,这些国家或藩镇大多奉宋朝为宗主或臣服之。宋太祖面对 辽朝的威胁,采 赵普“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中国地区。962年荆南主高保勖去世,同年湖南 周行逢去世,两国新主年幼无能。宋太祖趁机于隔年以平湖南之乱为由派兵南下并湖南,途中假道伐虢,并吞荆南。后蜀后主 孟昶闻知荆南与湖南被并吞后,联合北汉以拒宋师。然而其晚年奢侈逸乐,朝政不修,军队皆无战斗力。965年宋太祖派 王全斌、 崔彦进出凤州(陕西凤县)、 刘光义、 曹彬出归州(湖北秭归),北东两路同时入蜀。结果不出六十多日,后蜀帝孟昶投降,后蜀亡。其宠妃花蕊夫人在亡国后写下:“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南汉后主刘鋹将政事交给宦官 龚澄枢及女侍中 卢琼仙等人。由于只信宦官,官员都需阉割才能进用。970年宋廷派 潘美伐南汉,由于南汉将领大臣宗室皆死光,只有宦官领军,隔年南汉帝刘鋹投降,南汉亡。 南唐后主 李煜是词坛高手,虽然终日以外患为忧,但不擅政事。当时有 赖其弟 李从善、大臣潘佑与将领林仁肇等人,尚且与后周得以对峙。宋朝建立后,李煜亲近小人,滥杀大臣,终日与臣酣宴、愁思悲歌,南唐国势混乱。975年宋太祖以南唐帝李煜称病不入朝为由,派曹彬南征,并以吴越军为辅夹攻。最后李煜投降,南唐亡。吴越国方面,虽然忠献王钱弘佐时趁闽国内乱获得福州,但是本身课税繁重,民不堪苦。到忠懿王钱俶时,因为对宋朝十分恭顺,宋太祖没有夺取地。而闽南清源军留从效割据一方,去世后多人争位,最后由陈洪进夺得。978年钱俶与陈洪进纳土归顺宋朝,吴越国与闽南清源军亡。
而十国最后一个国家 北汉的末主是英武帝刘继元。979年宋太宗派潘美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击退辽国援兵,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至此十国时期结束,中国基本统一,正式进入宋朝时期。然而,尚有燕云十六州还未收复。宋太宗灭亡北汉后不久,他不顾大臣反对,从太原北伐 辽朝以图收复燕云十六州。起初宋军攻下 易州和涿州,但在燕京的高梁河之战惨败而退,至此进入宋辽对峙的时代。
3.疆域领土
五代十国疆域图
唐亡于907年,861年张议潮又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称雄漠北。840年左右,统治黄河流域一带。淮水以南至广东的地区,先后为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荆南、楚、南汉所分据,吐蕃势力退出陇右。其后 吐蕃国势日衰,北汉则割据太原;合计而成所谓的“十国”。 五代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而十国的疆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本文作者:历史剪影2017(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