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韩信 你会反吗 裏切りか野史趣闻
2018-11-01 17:01:50
最近在读成语故事,很多成语出自“楚汉相争”时期,比如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死的很惨,堂堂一个大将军、几乎是百战战百胜,死的让人感到惋惜!
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如果我是韩信,我会如何抉择!
是命,偶然中有着必然!
韩信出身贫苦家庭、却能刻苦学习,甚至忍受胯下之辱,为了什么?为了功名!
韩信先投奔的项羽,项羽的名气大,没有得到高职高薪,一气之下走了;
韩信再投奔刘邦,没有得到高职高薪,一气再走之(此时的韩信要去哪呢),只是萧何追回而已;
可以看出韩信的目标就是:高薪高职;和我们当今打工者的追求是何其相似!

人要自知之明,既然你的目标是高薪高职 就应该为老板好好打工,刘邦老板让你去支援 你却拿个假齐王来要挟!
韩信此时是怎么想的、韩信如果换一种选择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吗?如果你是韩信,你怎么办?
是命!
韩信想反:韩信手里有兵,但他反不了,即使反 也必败无疑!
韩信没有项羽家族的显赫身世、韩信没有刘邦的那些同生共死的兄弟
韩信读的书多、必受伦理道德制约——感谢刘邦的用人之恩
自古至今 打仗很在意名,自立无名、短时间可以 长时间必败!
所以,不反是对的,但要“假齐王”是错。轻易不要挑战你的老大,老大看似傻逼,但玩你有100种手段。
韩信就因为要挟了老大,先是被夺兵权、后降为淮阴侯!

韩信辛苦打完天下、还不到35岁——心中苦闷,不认命,想改变、又不敢改变、又无力改变!此时的韩信没病也郁闷出病了,刚好称病为借口,不去上朝、不去和刘邦去打仗;这样一来,和领导沟通的机会更少了!
最后,处死顺理成章。
韩信让我联想到了苏秦、何其的相似啊!
张良的结局让很多人羡慕、并留下了美名,翻开张良的家谱 果然不一样,原来荣华富贵人家早已享受过了。
本文作者:日语大龙老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