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中,为何韩信惨死,而张良,萧何却能得善终?野史趣闻
秦军暴政,陈吴起义,楚汉争霸,这些事件中,一位又一位的风流人物鱼跃而出,军事家,阴谋家,相术家,比比皆是。
刘邦,这位汉朝的开创者,有着过人的人格魅力,高祖这样评价自己:“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喜好结交天下朋友,无论是位高权重者,还是地痞流氓者,就没有刘邦交不了的人,当然,刘邦并不是个和蔼的人,当汉王朝建立后,他对于手下的猜忌达到了极点。
三杰中的张良,精通黄老之术,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张良实属三人中最聪明的一人,功成之后便身退,刘邦论功行赏时,张良拒绝了刘邦对自己“自择其三万户”的封赏,只要了“留”这个地方。因为张良没有根基且淡泊名利,所以刘邦对张良最为放心,张良也因此得以善终。
萧何,是刘邦多年的好友,在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点让刘邦开始猜忌起来,更有着三次试探,萧何为了消除刘邦对自己的猜忌,捐献自己的家产,将族中的青年壮丁派往前线,又自污名声,终于换取来了刘邦的信任。
三人中最为自傲的韩信,却没了这般好的下场,其不知进退,过于张扬,虽然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却恃才傲物,眼中无人。
刘邦曾和韩信谈起各个军事将领的才能,刘邦问:像我这样的人能统领多少人的军队呢?韩信直言道:十万人,刘邦又问:那你能统领多少呢,韩信傲然一笑:多多益善。韩信对刘邦说的这番话自然容易遭到刘邦的猜忌。
并且,韩信目光短浅,用逼迫的方式邀功,韩信在打下齐鲁之地后,手握重兵。可以说成了刘邦和项羽争霸的砝码。这时候他居然向刘邦伸手要官,以功要封,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殊不知,他的做法犯了帝王大忌。帝王们对手握重兵的将帅一向最为忌惮,韩信作为一个手握兵权、用兵如神的军事统帅不知避嫌也就算了,竟然还主动邀功,这让本来就猜忌的刘邦更加不满。
汉十年,刘邦外出征讨反贼,韩信称病不随,有人告韩信与家臣谋划:可以在夜里假传诏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囚禁了他。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密告韩信要谋反的情况。
吕后无明确证据,只有把韩信骗来,于是与相国萧何商议,说陈豨已被杀死,诸侯群臣都前来进宫朝贺。韩信因为和萧何的友情,入朝进贺,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捆缚起来,在长乐宫中的钟室里斩杀了他,并被诛灭三族。韩信临斩时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生死两妇人,韩信是也。
本文作者:爱动漫的老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