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苏州名门,13岁被卖入青楼,20岁嫁给民国四公子野史趣闻

2018-11-01 15:11:01

她曾经是苏州名门千金,前清著名的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代。幼年时期,大家闺秀的母亲沈桂香,聘请名师教她音乐和绘画,所以,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绘画功底也扎实。

然而十三岁时母亲病逝,她被继母王氏,卖到上海的妓院。

潘素究竟有多漂亮,来看几张老照片:

照片中的她,亭亭然玉立在一瓶寒梅旁边,长长的黑旗袍和长长的耳坠子,衬出温柔的民国风韵。就连马未都也说自己第一次看到潘素的照片都惊为天人。

救她于风尘:

她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别号“潘妃”,上世纪20年代末,张伯驹被委派去上海任盐业银行,慕名前往,对潘素一见钟情,还当场挥笔写了副对联:

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片语解风韵,寥寥两行字,把潘素的神态容貌与特长,描摹得淋漓尽致,博得佳人倾心。

这个张伯驹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其他三位是溥仪的族兄溥侗、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少帅张学良),他的一生可比张学良精彩多了。他在诗词、书法及戏剧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他也是国内外知名的大收藏家。

左起为:张伯驹、张学良、溥侗、袁克定

两人的热恋,激怒了已与潘素有婚约的国民党中将臧卓,臧卓把潘素软禁在西藏路与汉口路交口的一品香酒店。

哪里料到,情痴张伯驹居然托朋友买通臧卓的卫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孤身涉险,劫走潘素。

那是1935年,潘素二十岁,张伯驹三十七岁。

要知道能把妓女从青楼赎出来的人,那可都是大牛!在中国历史上也没几个!而且,张伯驹后来还在苏州迎娶了她,注意是迎娶!

把妻子培养成名画家:

婚后,张伯驹发现了潘素的绘画天分,不仅大加赞赏,更是着力栽培。

张大千夸她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讲人话就是:潘素画的好啊!简直没人能比了!

新中国成立后,她的画曾被作为礼物,送给来访的日本天皇、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老布什等。

潘素 金碧山水

千金散去买古画赠国家:

稳定的婚姻各种各样,爱得你死我活并不稀奇,最难得的,是成全。

张伯驹视金如土收藏文物的“败家”举动,潘素不仅赞赏,还变卖珠宝首饰鼎力相助。

1946年,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流于世面,张伯驹卖掉了弓弦胡同李莲英的老宅,购得了这件宝贝。后来一家人搬到郊外居住。

有一次,张伯驹看上了一幅古画,卖家要价不菲。而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贵气的“民国四公子”。画虽然好,可是想到现实的经济状况,潘素终究犹豫了。

张伯驹见她没答应,便嚷嚷开了,最后索性躺倒在地上,任凭潘素怎么拉,怎么哄,也不起来。最后,哭笑不得的潘素许诺:还是拿出一件首饰换钱买画吧。于是,大她十七岁的张伯驹才翻身爬起,拍拍沾在身上的灰尘,自己回屋睡觉去了。

文化部长沈雁冰部长对张伯驹捐“平复帖”的《褒奖状》

1956年,两人又把用全副家当甚至生命换来的、珍藏多年的瑰宝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包括《平复帖》《张好好诗》《道服赞》等八件,至今,它们仍是故宫的镇院之宝。

互相欣赏,互相成全。这便是最好的婚姻吧!

本文作者:爱上贵阳(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