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汉献帝以为刘备是忠臣,没想到刘备会贪生怕死临阵脱逃野史趣闻

2018-11-01 14:10:17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当成了吉祥物。都说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汉献帝虽然贵为皇帝,却什么事情也说了不算。比如曹操想带着天子去许田围猎,汉献帝是一万个不愿意,却也不得不去。许田围猎事件,汉献帝被曹操欺负,关羽看不下去了,想冲上去一刀砍了曹操,结果被刘备拦住了。这件事情,汉献帝的面子被曹操踩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都说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万乘之尊的天子呢?

关羽剧照,感谢原作者

汉献帝被曹操欺负得实在太惨了,他想绝地反击,干掉曹操,赢回属于天子的那份尊严。当时的汉献帝,已经控制不了大汉朝的尺土寸地,指挥不了大汉朝的一兵一卒。他想干掉曹操,只能借助于外力。当时的大汉朝虽然名存实亡,但是也还有一批忠臣义士愿意为光复汉室赴汤蹈火。汉献帝思来想去,就给国舅董承写了封密诏,然后把它藏在衣带里带出宫去。董承接了密诏之后,开始紧锣密鼓筹划干掉曹操的事情。

汉献帝剧照,感谢原作者

董承要干掉曹操,单凭他的力量显然是办不到的,他得寻找志同道合的一起起事。恰好当时刘备被吕布打败,迫不得已投奔曹操。曹操本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原则,表奏汉献帝给刘备封了官。刘备整天说自己是汉景帝的后代,到处表现出汉室忠臣的模样。刘备的表现让汉献帝以为刘备是忠臣,董承也认为刘备是可以托付大事的忠臣。董承找到刘备,对他说了衣带诏的事情,让他一起合伙干掉曹操。(此事典出《三国志.先主传》语:“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

汉景帝剧照,感谢原作者

董承找刘备一块干掉曹操,刘备的态度,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是“先主未发”。这四个字,史学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刘备没答应干掉曹操。一种是刘备答应干掉曹操,但是没有发动。史学大家蔡东潘则认为刘备是“因谊关宗室,不能不允,但因操势方强,应从缓图”。说刘备没答应干掉曹操的说法相信的人不多。笔者也比较相信蔡东潘的说法,认为刘备是不得不答应和董承一起干掉曹操,但是并没有真心协助董承。

董承剧照,感谢原作者

当时的曹操和刘备还是蜜月期,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是“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当时情况是曹操官拜司空,官职比刘备大了不止一点点。古代的时候,车是官员身份的象征,什么样的官坐什么样的车,那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上级官员特别重视一个下属,让下属与他同坐一辆车,对于下属来说是非常光荣的事情。曹操对刘备这么好,是想拉拢刘备为己所用,这个从曹操给刘备兵权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

刘备剧照,感谢原作者

有一天,曹操请刘备喝酒,这就是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事件。这件事情,在《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正史《三国志》也有记载。《三国志》关于此事记载的原文是:“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曹操剧照,感谢原作者

刘备一听这话,吓得筷子都掉地上了。刘备怀疑曹操知道了衣带诏的事情,是在故意试探他。刘备这个人,非常的贪生怕死,每次到了危急关头,就使出“弃妻子走”大法。刘备的“弃妻子走”大法,在《三国志》中多有记载,效果堪比金庸小说里凌波微步,总是能在危急关头逃出生天。刘备在青梅煮酒之后,以为曹操要害他,就带着关羽张飞和老婆撒丫子就跑,跑去占据徐州去了。(刘备这次没丢下老婆,表现还不错。)

青梅煮酒剧照,感谢原作者

曹操他纳闷啊,我就跟刘大耳喝了顿酒,吹了吹牛,谈论一下天下英雄,怎么就把刘备吓跑了呢?董承他们也郁闷啊,刘备说好的一起干掉曹操,咋一转身就溜之大吉了呢?刘备跑了之后,董承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干掉曹操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董承没干掉曹操,反而被曹操干掉了。

刘备剧照,感谢原作者

关于衣带诏事件,史学界有一种观点颇有市场。这种观点认为刘备临阵脱逃,才引起了曹操的怀疑,因此才发现了衣带诏事件。笔者也是比较认可这种观点,衣带诏的失败,只能怪汉献帝和董承识人不明,以为刘备是忠臣,没想到刘备是临阵脱逃贪生怕死的伪君子。

参考书目:《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资治通鉴》

版权声明:本人已和版权公司签约,未经授权转载者,本人将委托版权公司投诉维权。

本文作者:文氓王福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