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这个中学竟没一个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出资建设的竟是军阀野史趣闻

2018-10-31 22:07:55

文/冯玄一

有这样一所中学,民国军阀出资建设。在五四运动中,北京的大学生中学生都参加了罢课,唯独这所中学的学生安然地在教室里上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所中学叫正志中学。出资的军阀叫徐树铮。

徐树铮早年曾考取秀才,1901年从家乡赴投奔袁世凯,从此开启了军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到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成为段祺瑞的心腹谋士,在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张勋复辟时辅佐段祺瑞“三造共和”,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

徐树铮不但是个武将,还是个能诗能文的人,才华横溢,还有诗集传世。

1914年,时任陆军次长的徐树铮与有“财神”之称的梁士诒合作,据说是用一笔军火交易得来回扣创办了一所中学,取名就叫正志中学。徐树铮亲自担任这所中学的校长,还请了林纾等名人前来任教,又从海外请了些洋教师来学校任教。

徐树铮军人出身,所以他创办的学校特别重视军事训练,还开办了专业的德文课程,便于学生学习德国军事学。这所中学在当时就以纪律严明著称,学生上课下课,早晨起床晚上睡觉,一律吹号,形同军营。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件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这场运动的发源地在北京,当时几乎全北京的学生都卷了进去。但是,有一个中学的学生例外,那就徐树铮创办的正志中学。

为什么正志中学的学生没有参加?

难道是正志中学的学生不爱国吗?当然不是。

是正志中学的校长不让参加。为什么?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当时的皖系军阀,而徐树铮自己就是皖系军阀的重要将领,他当然不会让自己学校的学生去“闹”。

那徐树铮当时采取什么方式阻止学生呢?派兵围堵吗?没有。他的方式很特殊,在运动爆发的时候,他竟然跟学生辩论,该不该参加运动。

学生是正方,徐树铮是反方。

徐树铮说,如果你们赢了,想要出去,悉听尊便;如果说不过我,就听我的,不要上街。

徐树铮就这样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学生给拦住了。

因此,正志中学的学生竟然没有一个参与了五四运动。

那这个正志中学现在还存在吗?它就是今天首都师大附中的前身。

1925年底,冯玉祥命张之江在徐树铮乘火车离京经廊坊时将其劫持并枪杀,年仅45岁。正志中学算是他留给后世的一点儿遗产吧!

本文作者:历史控(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