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野狐岭之战和明朝土木堡之战情况几乎一样,为何明朝能撑住?野史趣闻
这两场战役结果差不多(金、明的主力精锐损失殆尽),结果却是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金朝被蒙古人攻灭,而明朝却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而存续了二百年之久。
对比双方的结果,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明朝的一个决定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当明军在土木堡失败后,帝国最高决策层除了震惊外,立即对战败做出了反应:坚守首都北京,同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此外,对王振同党进行清洗,让受够了王振党羽淫威的城中军民欢呼雀跃。主战派在时任代理皇帝朱祁钰的支持下由于谦全权负责北京防务,而于谦无愧于英雄的称号在他的指挥下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其次,国家的基石军队战斗力差别
我想从战役的过程中应该能知道一二,蒙金间的野狐岭之战是双方将领在野战中一役定胜负,在后来的蒙金战争中金朝一直没能取得胜利,导致最后王朝灭亡。
而明朝的土木堡之战完全是明军在大太监王振的作死指挥下生生把十几年前还在横扫漠北蒙古的明军拖垮,最后明军溃败,皇帝被俘。

双方的战争中金军是无法赢得成吉思汗的军队,而明军在正确的指挥下取得胜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毕竟,距离明军横扫漠北天下的时间也就十几年,虽然土木堡一战把数十年的军备、人才储备都打没了。但是,也先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有十足的运气成分,而不是明军腐败、战斗力不行,当他胜利后面对之前的老对手:宣府、大同的镇守者杨洪、郭登依然和之前一样没有丝毫的办法,无法攻破城池。
结果就是他不能在取得土木堡的胜利后,立马向明帝国的心脏北京进军,给了明朝一个多月的缓冲期。

这段时间中,明帝国全力运转,为接下来北京保卫战做充分的准备。期间,于谦接过了北京防务的重任,虽然当时守卫北京的精锐“三大营”没了但还有二线、帝国其他地方的后勤部队,最后在决战来临时,北京军队已经达到22万之多,粮食充足、士气高昂。
最后,民众的支持
金朝是少数民族入主北方地区,当时北方的汉族依然有巨大的人口,而当金朝与蒙古人发生战争失败时,对于当时的汉人来说对金不会有太多的感情,尤其是后面金朝把首都迁到了南面,对于中都附近的军民信心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们对王朝的支持也越来越小。

但明朝则完全不一样,明朝是在驱除蒙古人后建立的汉民族帝国。土木堡之变发生之时距离明朝建国不足百年,曾经北方地区数百年的沦陷时间,对于汉民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痛苦,而当这些事情可能再次发生时,对于明朝官员、民众是不能接受的,他们肯定全力支持北京的防卫,最后赢得了胜利。
本文作者:白鹿野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