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适时放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野史趣闻

2018-10-31 21:33:0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这句词每个人都会吟诵,在我们心里,它要么代表着最纯洁的初恋,要么代表着爱情刚刚萌芽时的悸动……总之,爱情最初最美好的样子,都可以用上这句词。可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在它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很凄凉的故事。

“何事秋风悲画扇”的主角,是汉代班婕妤,史书称赞她为优雅贤德的才女。她的皇帝老公汉成帝另结新欢把她抛弃以后,她用秋天的扇子自比,赋诗一首道: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终道绝。

她的情敌,便是大名鼎鼎、能立在盘子上起舞的赵飞燕,还有飞燕那体态丰腴的妹妹赵合德。

帝王的心,最是凉薄。更何况,班婕妤这次面对的,是一对倾国倾城的尤物、各具风情的姐妹花。她输了,正如秋天来临时的扇子,不合时宜,只能弃之不用。也如纳兰性德在“何事秋风悲画扇”后接着写的那样: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清高如她,写下《团扇诗》的同时,是否也想起当年初入长信宫,汉成帝恩宠不断,甚至打造一辆金马车,要与她同乘。

可是她严词拒绝了,她说自古以来从没听说过皇帝和妃子同乘一车,圣贤的君王身边都是贤臣,只有像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身边才有奸妃随行,我若与你同行,岂不是和她们一样?!

班婕妤的拒绝没有激怒汉成帝,反而因知书达理的气度,深得君王喜爱,赏赐不断。然而汉成帝这个草包皇帝并非明君,这也不是一段琴瑟和鸣的佳话。汉成帝对班婕妤的规劝,只是图一时新鲜,人都是爱听好话的,忠言逆耳,时间久了肯定会滋生厌烦之心。

所以飞燕合德来了之后,汉成帝荒淫无度的本色便暴露出来。班婕妤是不屑争宠的,身为将军之女的她自幼饱览群书,后代史学家定义她为汉代杰出的辞赋家。你想啊,一个读过那么多书的女人,眼界自然高,格局自然不同,怎么会自降身份,去参与后宫倾轧,与那些庸脂俗粉明争暗斗,这不是笑话吗?

事实也确实如此。后宫盛传巫蛊之术,飞燕合德想借机除掉心头大患班婕妤,汉成帝听信谗言,班婕妤却从容不迫地回应:“你不看看我是什么人,巫术诅咒那么下作的事我非但不敢做,更不屑做,别给我乱泼脏水!”如此一身正气,吓得草包汉成帝无言以对,羞愧难当。

这盆脏水让班婕妤彻底寒了心,也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清醒的认识——对于失宠,她不是无所谓的,不是不怨恨的,然而她的清高,作为才女的自尊不允许她像赵飞燕那样去争宠。她写下《团扇诗》,带着一份不甘、一份倔强,以及女知识分子的孤傲和决绝,请求汉成帝放她去照顾皇太后,在太后的庇佑下,躲开后宫的明枪暗箭。至于皇帝——

该劝的该说的该做的,我都做足了,从此你爱怎么胡闹、爱宠幸谁,是你的事,我只求眼不见为净。老娘读了那么多书,是为了让自己更优秀,而不是为了取悦你这个酒囊饭袋的。

看透了你的荒淫无度,我却要明哲保身,要在青史上留名,好叫后人都念着我的贤与慧。

故事的最终,汉成帝在赵合德床上一命呜呼,沦为后世笑柄。当一切烟消云散,天子与凡人一样躺在冰冷的墓穴里,班婕妤来了,在亡夫的陵园,守着他,了此残生。

一切如她所愿,后人记住的,是她的聪慧与贤良淑德,是她作为女人的不凡与才华。

聪明的女人,懂得在适当的时侯,转身离去。

本文作者:简知读书(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