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小学野史(1)野史趣闻
没有开始的开始.
2018年,80后步入中年,90后成年了,00后粉末登场.哥是80后,讲一讲80后20多年前发生在学生时代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平原之中,千余人的村庄,东大庙,一座小学,小学曾经是个庙,庙没有名字,在村的东边,所以村里人都叫它东大庙.新中国成立后,庙改成了学校.又新建了几间大瓦房的校舍,屋外的墙量上,写着几个大字”奋发图强”.学校的红砖墙上,写着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俺没有上过幼儿园和学前班,那时候农村根本没有幼儿园,学前班也是一个文化人自己开办的,只接上一年级,报名那天,人还真多,老师大妈说:从一数到十,我从一数到了一百,算是合格,终于可以上学了!另一个小孩分不清一二,老师问他:你伯叫啥? -- 面坛!一阵大笑,因为他爸的绰号是”面坛”,别人都叫他爸”面坛”.所谓'面坛'就是农村盛面的坛子,起这个绰号,估计是小时候饿怕了.家里人也没教过他他爸的真实姓名.俺们那里管爸叫伯!后来爸这个词很流行!我是一直叫爸的,记得一次一个人来找我爸,我在院子里玩,他就问我:你伯呢?我说我没有伯!他又说:那屋子坐的是谁?--那是我爸!
一年级开始上课了,教室是之前和尚住的地方,即不宽敞也不明亮,桌子是一条又长又宽的板凳,椅子是从自家带来的,没有所谓的地板,就是土地面,黑板是刷的黑漆,这条件在当时算好的了。(总弄不明白后来写作文老是写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好像这就是学习的动力,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粮食,对不起党,对不起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老师是个同村的中年人,嗓门很大,个头不高,腰杆很直,很像教室黑板上挂的毛主席!字写的很好,和书上写的一模一样!我很佩服,怎么练也赶不上!先学aoe,大家念的都很卖力,好像谁的声音最大谁就学习最好!数学老师是个大妈,很和蔼的! 第一节课就是从一数到一百!
那时候” 万岁”这个词很流行,一年级竟然有复读三年都考不上二年级的,我们就叫他一年级万岁!本以为一年级上了三年了,学习该是可以,长的又高又壮,打架应该还可以,后来证实:考试还是倒数!打架也不行!不过人缘还不错。一二年级老是发生女孩子欺负男孩子的!现在看来大概是女孩子身体发育比较早,个头高,有力气,教室的土地面,坑洼不平,还有不少土坷拉—这就成了教室里弱肉强食的凶器!老师一不在,土坷拉就满天飞!个头矮,没有力气的我成了被欺负的对象,当时就有一个目标:快快长大. (待续...)
本文作者:农夫点评(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