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班婕妤野史趣闻

2018-10-31 21:05:25

班婕妤曾是汉成帝宠幸的后宫妃子,也是着名的西汉女辞赋家,史称她善诗赋,厚美德,因此,她被后代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自古以来,后宫里被皇帝宠爱的女子多靠美艳留名,而饱读史书的班婕妤却独以美德留芳于后世。可惜她的才华在貌美心毒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面前失去了光彩。下面我们来看看她的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身为封建士大夫的男人青睐,并给予崇高的评价,实在很难得。班婕妤不但有花容月貌,而且颇有才华,写得一手极好的辞赋,才德兼得。因为她出身于一个名将之家,父亲是汉武帝的骁将,立下汗马功劳;而她也是《汉书》作者班固、和才女班昭的姑母。在这样的家族背景之下,她自有一份雍容华贵的气质,和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她刚入宫的时候是位置不太高的少使,不久就因为年轻美艳和才学打动成帝,被晋升为仅次于皇后位置的婕妤。

后宫里面的女子受宠后通常都用尽心机和手段以求笼络住帝王的心,免得失宠,但是班婕妤却不这样做。成帝因为太喜欢这位无所不知的才女,经常和她说烦心的事情。班婕妤总是用历史故事来为成帝排忧解惑。成帝看到美艳脱俗的班婕妤竟有如此才学,高兴地将她引为自己平生的知己。为了能够时时和班婕妤在一起,成帝特地命人造出一乘可以让两个人一起坐的辇,这样无论去哪里,都可以随时在一起说话。辇是古代皇帝在皇宫里短途行走的代步工具,只能供一人乘坐,不用马而用人拉,辇的规格有严格的规定,皇帝的辇用两个人拖拉,皇后妃子们的只能用一个人拖拉。

班婕妤拒绝了成帝的好意,并告诫皇帝说:“我读古书、看古画,但凡被后世称为圣贤的君主,在他们身边时时能够见到的都是比较贤德的大臣,而那些亡国之君的身边才经常出现妃子的身影,夏桀身边有喜、商纣王有妲己、周幽王有褒姒,我要是和您同辇出游,您的行为岂不是和他们一样了吗?”

成帝的母亲王太后听说这件事情后,对身边的人夸赞班婕妤:“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姬是春秋时期楚庄公的夫人,春秋时期盛行游猎之风,楚庄王沉迷其中不理政务,夫人樊姬苦劝不见效果,索性以拒绝吃禽兽的肉这种方式抗议,楚庄王被感动而翻然悔悟,勤于朝政,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被比作樊姬,已是当时对贤德女子的最高评价了。

但是,好运不会一直跟随一个人,成帝宠爱赵氏姐妹后,对班婕妤更加冷淡,不再听她规劝,而是任性地纵情声色,甚至将定期到皇后宫中问候的礼节都丢到脑后。见识短浅的许皇后怨愤之下听信亲姐姐的建议,在宫里设坛诅咒怀孕的王美人等人。正在想方设法陷害皇后而无从下手的赵氏姐妹得知后,当即在成帝面前告了许皇后一状。成帝大怒,废掉许皇后,并把皇后的姐姐处死。扳倒了许皇后,赵氏姐妹仍不满足,她们诬告班婕妤也参与了此事,想借此机会将这位虽不再受宠,但仍然很受成帝尊敬礼遇的才女一并除掉。

后来,班婕妤虽然暂时逃过一劫,但后宫已经是赵氏的天下,废掉皇后不久,成帝便立了赵飞燕为后。同时,为了讨赵合德的欢心,他又在皇后位置下增设昭仪之位,封赵合德为昭仪。班婕妤眼见后宫不再安宁,不得不为自己想一个全身之策,远离后宫的纷争。于是她上书成帝,请求前往长信宫去侍奉王太后。

班婕妤晚年时将无法排解的宫怨化作一首首清丽的诗词,一首《怨歌行》(亦称《团扇诗》)流传于后世,成为窥视宫廷怨妇的佳作,留给后世无尽的思绪:“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千载之后,清人纳兰性德为这位才女叹息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本文作者:金色的稻草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