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担得起民族英雄这个称号?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争议野史趣闻
先说冉闵这个人,首先明确的是他是一个汉人,但是在十来岁就认了胡人石虎为爷爷,跟在石虎身边长大,周围环境里也都是胡人,耳濡目染之下,他对自己汉人身份的认同度还剩多少都不好说了,而且跟随胡人东征西讨的,死在他手下的汉人也不在少数的。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冉闵曾奉石虎之命攻打东晋,在沔南打败晋军,杀死了东晋将领蔡怀,要知道东晋才是当时汉人的正统。 在石虎帐下,冉闵立下了汗马功劳,很受石虎赏识,只是石虎死了以后,冉闵那些叔叔伯伯可就不怎么待见他了。

石虎死后,儿子石尊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为啥石尊竟然要立冉闵这个养侄子当皇太子,可见冉闵已经有点功高盖主的势头了。不过后来又改立了儿子石衍,而且要不是太后拦着,冉闵可能就被石尊给干掉了。
没杀掉冉闵,却让他嗅到了危险,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干掉了石尊,拥戴另一位叔叔石鉴登上大位。没成想,这位石鉴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么位侄子在侧,肯定想方设法要除掉他。躲过几次暗杀之后冉闵就怒了,这几个叔叔没一个好东西,连带着对胡人也很是恼怒,于是:“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不过,冉闵毕竟是被石家人养大的,他没把石鉴杀掉,只是圈养了起来,“守鉴于御龙观,悬食给之”。对剩余的胡人也是尽量拉拢,跟着我干的留在城里,不想干的爱干嘛干嘛,不过都给我滚出城去,可是胡人被冉闵的凶性给吓到了,统统往城外跑去,这一下给长期受欺压的汉人看到了希望,纷纷往城里进。
冉闵一看,汉人的民心可用,于是终于下定决心,这才有杀胡令: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

杀胡令的执行中,很多大鼻子,留着大胡子的汉人也倒了霉,被杀红了眼的人牵连成胡人给宰了。杀胡令一个多月后,冉闵才改汉姓“李”,蹊跷的是,这个时候冉闵还没杀石鉴,还保留着皇位,其他石家人也都还留着。等到了后来冉闵外出征讨时,不死心的石鉴在背地里搞小动作,才终于被冉闵给杀了,石氏子孙也给团灭了。
直到这个时候冉闵才称帝,改国号魏,然后又等了一个月,冉闵才恢复自己祖宗的冉姓。所以冉闵的杀胡令,并不是为了让受欺压的汉人翻身,他自己也没背负什么国仇家恨,对着胡人的头目皇室也是留净余地,要不是石鉴乱来,很可能冉闵还会保留石氏的皇位。
而且当时冉魏的地盘本身就很小,说他的杀胡令保留了北方汉人的火种有夸大嫌疑。可以通过下面的地图看下冉魏的地盘 杀胡令本身可能只是北方长期受欺压汉人的一次集中爆发,而冉闵只是借势而为。

近来民族主义盛行,冉闵的事就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放大,并且在一些细节地方进行修改,着力去美化了冉闵,然而真正的冉闵只是个流着汉人血统的胡人。
公元350年11月,冉闵把他的接班人冉胤任命为大单于,并“以降胡一千配为麾下”,这才离杀胡令颁布不到一年啊,大单于?胡兵?什么情况?!更过分的是把劝谏他要提防胡人的光禄大夫给杀了。 来来,就这些事,冉闵怎么配的上“拯救汉族的千古一帝”的称号,有这心思还是去敬仰下真正的名族英雄。
本文作者:有木悦君(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