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与郴州野史趣闻

2018-10-31 20:05:09

清朝入关后,为对付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吸收明朝的降官,慢慢形成三藩势力: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和驻福建的耿精忠,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威胁到清政权。康熙十二年(1673)春,康熙皇帝做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是年十一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将矛头指向清朝政府。吴三桂军由云、贵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其他省份的汉官、汉兵、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及一些地区的农民都迅速响应。

康熙为了进兵湖南,委任西洋人南怀仁(比利时人,传教士之一,后官至工部侍郎)负责铸造新式的炮。这种新式的炮比吴三桂所有的炮都厉害得多。康熙派了20门大炮给定远平寇大将军岳乐(满洲将门之子), 岳乐在康熙十五年(1676)二月打下萍乡,进兵湖南,威胁长沙。

吴三桂听到长沙危险,亲自从常德回来布置防务抵抗清军,派大将马宝坚守。再去常德途中,他被清军将领穆占追击,败走衡州(衡阳),从此开始败退。虽然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已经在康熙十五年(1676)二月决定反清,接受吴三桂的号令,但是吴军所占的吉安、衡州、郴州、永兴却被清军夺了去。吴三桂叫马宝离开长沙,以全力攻永兴,可久攻不下来。清军由赣南打进韶州(韶关),康熙十六年(1677)二月,尚之信和地方大吏主动投诚,广东省内已叛的将官不再抵抗,清军在广东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便消除了叛乱。

尚之信归清,深深地震动了吴三桂,他感到后路有被切断的危险,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为巩固后方,他派出七员大将,统率三万人马进至湖南与广东交界的宜章,企图分兵进攻乐昌、南安(江西大余),夺占两城,进而夺韶州(韶关),控制交通线。韶州居五岭之脊,是湖南与广东的咽喉之区,为兵家必争之地。吴三桂大将马宝、胡国柱等率领数万人马,于七月五日向韶州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攻势猛烈,志在必得。尚之信与清军镇南将军莽依图等速率兵赴韶州,同时清军大将舒恕亦相应支援。吴三桂兵久攻不下,只好退守。

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初一,吴三桂称帝于衡州(衡阳),国号大周,年号昭武。由于战事对吴三桂非常不利,郁郁之中的吴三桂于是年八月去世。此时马宝仍在围攻永兴,另一员大将吴应麒也正在死守岳州。主帅吴三桂已死,大局更难扭转。继承吴三桂作为首领的吴世瑶(吴三桂的孙子),缺乏领导能力,已经无法对清军进行抵抗。康熙二十年(1681)二月,吴军的残余部队被清军围在昆明,围攻十月城破,吴世瑶自杀。


来源:《人文郴州》

本文作者:郴州网(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