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当太子最久的皇子,当了38年的太子,最后还是无缘皇位野史趣闻
2018-10-31 17:10:23
在清朝,诏令天下被立为太子的只有一人,就是康熙的二儿子胤礽,其他基本都是秘密立储。可是胤礽当了三十八年的太子,最后还是落得个被废圈禁的下场,当太子的时间再长也没有用,最后不还是无缘于皇位。

胤礽出身于1674年,是康熙的皇后所生,这一年康熙刚满20岁,三藩刚开始作乱,而皇后又因生产过世,多种因素之下,康熙将只有一岁的胤礽立为了皇太子,还昭告了天下。康熙非常疼爱这个儿子,将胤礽放在自己身边亲自抚养,甚至在胤礽出痘的时候,还时刻陪伴,康熙其他所有的儿子都没有这个待遇。
在胤礽长大之后,康熙为他请大儒启蒙,亲自教授他弓马骑射,胤礽长大后没让康熙失望。可是太子逐渐长大,康熙却慢慢变老,胤礽也逐渐走入了被康熙猜忌的怪圈。再加上这位皇太子还有九个虎视眈眈的兄弟,每个都想陷害太子,自己成为继承人。

胤礽也属于持身不正的人,在1708年康熙巡幸塞外的时候,他的大哥告了胤礽一大状。最终康熙以胤礽要分朕的权柄为理由,第一次废了胤礽,这一年胤礽34岁。没有了太子的大清朝,瞬间一片哗然,所有成年的皇子都有了继承皇位的可能性,九王夺嫡就此正式开始。这九个皇子争权夺利,将朝政弄得是一片混乱,康熙为了稳定朝局,在第二年又重新复立了胤礽为太子。

胤礽第二次被立为太子,并没有让他安心,此后他行事越发没有章法,也许是感到了地位不稳,胤礽纵容属下收受贿赂,甚至还在暗中谋划逼康熙退位的计划。最后康熙得知后忍无可忍,在胤礽被复立的第四年,再次废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在这之后胤礽的老师等人一直想要复立胤礽,可是康熙始终没有应允。康熙逝世之后,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禛,而胤礽这位当了38年太子的人,却始终被圈禁在高墙之内,病逝于雍正二年。
本文作者:老兵谈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