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应该怎么读(3)和光同尘(上)野史趣闻

2018-10-31 17:03:25

我不讲第三章不可见欲,不可见欲是给王看的,王也不会看我的头条文章,所以不写。仔细阅读你会发现,诸如第三章里的使民如何如何,在道德经里充斥着大量篇幅,这些都是教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的,所以我说道德经主要是讲帝王术。因为在老子(道祖)眼里,天下才值得他谈。其他的算鸡毛蒜皮。另外题外话(古往今来的统治者都是依据道家思想治国的,儒家仁义礼智信是给小老百姓看着玩的,方便治理。如果百姓学帝王术,那就乱了。庄子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思想无论如何是不能宣扬的。)

进入正题

和光同尘

原典: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就是你们想看的道德经。我知道你们大多数人看道德经就是为了这个,想学怎么修行。这篇和光同尘就是给修行者看的!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跟你们讲这篇绝对不是像那些凡夫说的什么做人要如何如何磨棱角什么的,不是!那是强行套进为人处世里的说辞!当然也可以这么用,但是太肤浅了,就好比你用微积分解1+1!

  • 原典字面翻译就是:大道到处都是,道充满了宇宙各处,但它似乎怎么用都用不完,不用它却也不会盈满而出。(注意!这里的道是老子认为的组成宇宙的最本源物质)。也就是如同不见底的深渊一般,所以不会盈满而溢,像是万物的祖宗(即本源)。挫其棱角,解其纷扰,像光像尘,若有若无(每次谈到和光同尘我都会很激动,这境界太美妙了,我下面会细讲)。我不知道什么生出了它,它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这篇就是老子在极力想解释道的本源是什么,也就是常道!是最本质的东西。老子在这里想要解释这是什么,但到后来他放弃了,因为发现没办法讲,所以才有了首篇的道不可道。也许有人会有疑问,说“和光同尘是第四篇,众妙之门是第一篇,怎么会是因为这篇才会有第一篇呢?顺序不对啊。”其实你想想,如果你要写一本书,你是不是写好了还要整理,然后首篇和结尾都要总结和呼应全文,这是所有作家的习惯。老子也不例外。他在写完道德经了之后,发现常道常名确实没办法说明白,所以才有了众妙之门里的'道可道,非常道。'

前面两句你看我给的翻译就大概是那么个意思,现在我给你们讲什么是“挫锐解纷”。你知道,为什么,地球是圆的,分子原子是圆的,太阳月亮是圆的,太阳系银河系都是圆的吗?科学家会告诉你是因为万有引力,这种力那种力。但其实,老子告诉我们,这是因为道。我们常说的道是什么,是道路,道理等等,反正你能想到的跟道有关的词,都是道的一种。发现什么没有?道其实是一种规律!我们讲太阳东升西落,潮起潮落,桑田桑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死轮回,落叶归根,轮回不止,周而复始。发现没有?什么都逃不过周而复始,没错,周而复始就是最大的道(这里当规律而言的时候,道有很多属性,规律只是其中之一)。周而复始就像我们所说的宪法,所有法律都要服从宪法(即基本法),那么所有规律都要符合周而复始!如果不符合,当起冲突的时候优先周而复始。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人生就要死,所以无论你什么规律怎么蹦跶,你都难逃一死。也许有人会说那神呢?(哇,已经一千多字了,可是才开始讲,算了,为了避免太长不看,还是分节吧,你们等下点我主页看下半部分)

本文作者:弈道者(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