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炀是什么炀 说说谥号庙号那些事野史趣闻

2018-10-31 16:40:30

天气热了,约上朋友去吃小龙虾,清蒸油焖和蒜蓉,蛋黄虾球卤茴香。吃这还有个好处,两手都是油,就没空玩手机,一群人能够聊聊天。勉强算起来,今天是隋炀帝杨广被缢杀的日子,那就边吃小“龙”虾顺手悼念几秒公元618年的4月11日被绞死的真“龙”皇帝。

说到皇帝,叫法还挺多,拍脑一想,有叫唐玄宗的,有叫康熙、乾隆的,也有叫隋炀帝的,还有叫“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的……当然后面这个叫起来有些尴尬。如果翻看古籍,会发现对于皇帝、甚至大臣都有好几种叫法,到底该怎么叫,大体来说可以这么分:

庙号,比如汉太祖(司马迁把他叫高祖,后面就都叫高祖了),唐太宗,一般都叫“祖”或者“宗”,这是家族称号,是皇帝在家庙(太庙)中被后人供奉时的称呼。庙号是死后才有的称呼,要是穿越过去,直接称庙号,那都是直接砍头的下场……

谥号,也是死后封的,比如周文王、汉武帝、隋炀帝,这是帝王死后,人们根据他生前功绩做出的评价,上谥就是表扬,有文、武、康、平;下谥就是批评,有厉、炀、幽、荒、灵。除了皇帝,到后来分封王、有名大臣也会被赐予谥号。

本来谥号就是三个字内,到武则天,她给自己丈夫李治追谥了“天皇大帝”,这之后就刹不住车了,皇帝生前的尊号也累加在前面。到明朝,谥号有十七个字,比如朱棣的谥号就叫“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清朝就更长了,康熙的谥号叫“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能把这些背下来的都不是一般人……

除此之外还有年号,康熙、乾隆这种都是。因为明清时期皇帝谥号太长,实在不好叫,所以都是直接叫的年号。

现在对于隋炀帝杨广,评价普遍倾向于有功有过,但“炀”这个字却是实打实的贬义,这和他是“亡国之君”脱不了关系。

大业十四年(618年),原本是隋炀帝的亲信宇文化及,联合司马德戡等人发动了叛乱兵变,他们手段残忍,杀掉了隋炀帝的孙子和少子,更在十一日绞死了炀帝。除此之外株连无数,隋炀帝的宗室亲属甚至是大臣部下,都遭到了毒手。

隋炀帝死后,由于一直战乱,也没法收殓。直到五月,李渊建大唐,同年八月,李渊将隋炀帝重新装殓安葬,九月,也是李渊追谥杨广为“炀帝”。

隋炀帝的称呼于是固定下来,“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

除了“炀帝”,夏王窦建德谥杨广为闵帝;皇泰主杨侗谥杨广为明帝,庙号世祖,只不过后三者很少有人提到。

隋炀帝的一生充满争议,有人说他六亲不认残暴无礼,有人说他功盖千秋可惜晚年失德。不论如何,创建大一统帝国,东起大海,西至西域,南抵云南,北接大漠;创科举选拔人才延续千年,修运河联通京杭,巡视边塞,广开互市,促进民族融合,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不能忽略。可惜在征伐高丽时耗尽国力,加上内乱,隋朝就此灭亡。

除了帝王身份,隋炀帝也是隋唐代表性诗人之一,最后便以诗文收尾:

《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本文作者:老鱼说(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