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九龙夺嫡”都是康熙的哪些儿子参加?最后下场又如何?野史趣闻
清朝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皇子夺位斗争。近几年来因为各种影视作品的影响,”九龙夺嫡“也逐渐成为名气最大的皇子夺位斗争。
下面本鬼人就给各位读者大大说说这“九龙”到底都是谁?下场又如何?
大阿哥胤禔
康熙帝长子,生母惠妃纳喇氏。据说其长相极为俊美,有“皇家第一美男子”之称。曾随康熙一起征讨噶尔丹,立下不少军功。康熙三十七年,被封为直郡王。
但后来的胤禔利令智昏,竟然请求康熙派他去杀皇太子胤礽。后来他又被揭发用巫术诅咒胤礽,使其疯癫。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康熙帝将胤禔废为庶人,发宗人府圈禁。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胤禔幽死于禁所。
二阿哥胤礽
康熙帝次子,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刚满周岁时就被立为皇太子,少年时聪慧好学,长大后文武兼备。在代康熙帝监国期间,也是治颇有建树,极具威望。但后来与康熙帝关系恶化,地位岌岌可危。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胤礽被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出于各种政治考虑的康熙帝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胤礽再次被废黜,幽禁于咸安宫。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胤礽幽死于咸安宫。雍正帝得知后十分悲痛,追封其为和硕理亲王。
三阿哥胤祉
康熙帝三子,生母荣妃马佳氏。胤祉是文化学识最高的皇子,曾主持编撰《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等重要典籍。胤祉因此备受康熙帝喜爱,很多著名文人也与其关系很好。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诚郡王。康熙四十八年,在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的同时,胤祉被封为和硕诚亲王。
胤祉对“夺嫡之争”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但还是有所参与。雍正帝即位后,命令胤祉去为康熙帝守陵。胤祉对雍正帝非常不满,私下经常发牢骚。怡亲王胤祥去世的时候,胤祉更是全无哀容。雍正帝得知后大怒,将胤祉废为庶人,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闰五月十九日,胤祉幽死于禁所。
四阿哥胤禛
康熙帝四子,生母德妃(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年长后就随康熙帝巡幸,并奉命参与政务。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太子胤礽二次被废后,胤禛开始积极参加夺嫡之争。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逝于畅春园,遗命胤禛继位。转年改元雍正,是为雍正帝。
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设置军机处,实行改土归流,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打击贪污,推行摊丁入亩等等。雍正皇帝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为后来清朝的“乾隆盛世”打下了基础。
雍正十三年,胤禛突然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八阿哥胤禩
康熙帝八子,生母良妃卫氏。十七岁时被封为贝勒,是康熙封爵时最年轻的皇子。参与朝政后广罗党羽,是“九龙夺嫡”中势力最大的皇子。一废太子的时候,满朝推举胤禩的声势异常浩大。但这反而引起了康熙帝的忌惮和厌恶。于是康熙复立太子,并从此将胤禩排除在继位人选之外。
雍正帝即位后,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但这是当时根基不稳的雍正帝,采取的“缓兵之计”。根基稳定后的雍正帝,便开始了对胤禩“八爷党”的清算。雍正四年,雍正帝将胤禩废为庶人,削除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猪”),囚禁于宗人府。当年九月,胤禩便死于禁所。
九阿哥胤禟
康熙帝九子,生母宜妃郭络罗氏。为人好交朋友,善于理财。喜好发明,曾亲手设计战车。胤禟还热爱西方文化,曾自学拉丁语等外语,还将很多拉丁语书籍翻译成满文。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被封为固山贝子。胤禟虽无夺嫡之心,但却是“八爷党”的最重要成员。
雍正帝即位后,胤禟的厄运开始降临。雍正三年七月,被废为庶人。雍正四年,胤禟被削除宗籍,改名为“塞思黑”(满语“狗”),囚禁于保定狱中。当年,胤禟便死于狱中(传说是被毒死的)
十阿哥胤䄉
康熙帝十子,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是康熙初年四个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外孙。虽然出身高贵,但小时候没什么引人注意的表现。胤䄉也自知没有继位的希望,就加入了胤禩的“八爷党”。康熙四十八年,被封敦郡王。
雍正帝即位后,胤䄉因为在好几道奏疏中都写了“雍正新君”,被弹劾为“不敬”之罪。雍正二年四月,雍正帝将其废为庶人,发宗人府圈禁。
乾隆二年,胤䄉被释放。乾隆六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以贝子礼安葬。
十三阿哥胤祥
康熙帝十三子,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一方面精通写诗作画,有诗集传世;另一方面还精通骑射武艺,曾亲手杀死过老虎。太子被废前颇受康熙帝赏识,每次出游都要让胤祥随行。而他与胤禛的关系更为亲密,是“九龙夺嫡”中胤禛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
雍正帝即位后,封和硕怡亲王,出任议政大臣。历任要职,深受信任,是雍正朝第一重臣。雍正在执政前期所施行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里面都有胤祥的心血。
雍正八年,胤祥因劳累病逝。雍正十分悲痛,下令封其为“铁帽子王”,将其名“允祥”改回“胤祥”,是清朝唯一不避皇帝名讳的大臣。
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帝的第十四子,生母生母德妃(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是雍正帝胤禛的同母兄弟。颇受康熙喜爱,经常受到特殊优待。胤禵虽然是胤禛的同母兄弟,但却是胤禩“八爷党”的重要成员。
康熙五十七年,出任抚远大将军,为平定准葛尔叛乱和保卫西藏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胤禵因此声名远播,被认为是皇帝的继位人,因此受到雍正帝猜忌。
康熙帝死后,胤禵被雍正帝召回京师,软禁于景陵。雍正三年十二月,胤禵被降为固山贝子。雍正四年,胤禵被废为庶人,囚禁于景山寿皇殿。
乾隆帝即位后,胤禵被释放。乾隆二年,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封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封为多罗恂郡王。乾隆二十年,病死于北京。
本文作者:鬼说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