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为何自称为朕?野史趣闻

2018-10-31 14:04:05

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当上太后之后,就自称朕。朕不是皇帝的自称吗?太后不是应该自称哀家吗?不少观众不解,今天我们讲讲中国历史上皇帝皇后的自称,譬如:朕、予一人、寡人、孤家、不谷、哀家……

现代的“朕”字从月从关,但古时小篆从舟从灷(zhuan),本意为木舟木板间的缝隙。

古人占卜,往往以龟壳置于火上烘烤,从其细微裂纹预测吉凶。舟之缝隙,也甚细微,与龟壳裂纹相似,所以朕引申为征兆、迹象之意。

先秦之时,不论尊卑,皆可自称朕,因为舟之缝隙细微,有自谦之意。此时的朕,有时指“我”,有时指“我的”。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李斯提议:“天子自称曰‘朕’”,秦始皇从之。从此,朕遂专为皇帝自称,意指“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还有一个说法,因为秦始皇姓嬴名政,故秦始皇自称为“政”。“朕”与“政”音近,所以为避皇帝讳,他人皆不得称朕,朕遂为皇帝独用。

所以,芈月自称朕,与其身份无关,因为直到他的玄孙秦始皇时起,朕才为皇帝专有。

予一人

夏、商、周之时,天子自称“一人”或“予一人”。“予”就是“我”。“予一人”的意思即我是众人中之一人,与他人没有区别,乃是天子自谦之语。

寡人

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国的国君对天子称臣,对他人则自称寡人。寡人的意思是寡德之人,乃王侯自谦之语。

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皇帝制度,仍然沿袭了诸侯寡人的谦称,后世君主也大多沿用。

此外,诸侯的夫人有时也自称寡人。晋朝之时,有些士大夫也用寡人自称,不过到了唐朝之后,寡人二字只准皇帝使用了。

孤家

春秋时,诸侯平时自称寡人,一旦国有灾祸,则称孤,或者孤家。而到了战国之时,孤家与寡人已无区别,都是诸侯自谦之语,意谓道孤德寡。

唐朝之时,与寡人一样,孤家也成为皇帝专用。

后世所谓称孤道寡,就是称王称帝之意。

不谷

不谷,又作“不榖”,其本意是不结果实,引申为绝后。

古代王侯以不谷自谦,意思是说如果自己没有德行的话,就会绝后,以此自警。

还有一个说法,不榖的“榖”字,意为美、善。不谷的意思,就是诸侯认为自己的德行还不够完美,还需完善。

哀家

皇帝讲完,讲下皇帝的老婆。

电视剧里经常看到太后自称哀家,其实是有问题的。

首先,真实的历史中,太后并不自称哀家。古时,不论皇后,还是农妇,死了丈夫,大多自称奴家或贱妇,没有自称哀家的。哀家一词来自于文学作品的演绎。

其次,文学作品中的哀家,指死了丈夫的皇后,而不论其子是否登基为帝,乃可怜之人的意思。若皇帝尚在,则皇后对皇帝自称妾,对臣子自称我、吾。

再次,哀家一词,由哀子演绎而来。古时,父母丧者自称哀子,后来一些文学作品中,丧夫的皇后自称为哀家。

最后,回到开头的问题,芈月自称朕,而不称哀家,并非编剧误写,而是符合史实的。

徐崇杰

2016.1.7

于牛栏山

(微信公众号:崇杰文学堂 第六期:芈月为何自称为朕?)

本文作者:崇杰文学堂(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