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藩镇自安史之乱后一直没被平定,比唐朝还后灭亡野史趣闻
2018-10-30 21:09:33
唐朝的安史之乱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事件,它不仅重创了唐朝的国力,而且还带来了一个帝国永久的祸患,那就是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代宗为了安抚武将于是把安史降将李怀仙等人就地封为幽州等三镇节度使,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彷河北中部);其后,河朔三镇逐渐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政府难以控制,乃“藩镇之患”的肇始。
这三个藩镇中以田承嗣的魏博势力最为庞大,河北三镇节度使的继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传子侄,或由部下悍将夺位。田承嗣死,侄田悦承袭,唐代宗即予承认。表面上唐朝对这三镇有统治权,其实更像是藩镇只是附属于唐朝的一个独立的国家。
田承嗣在魏博设置了牙军,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中唐以后节度使的私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牙兵最早乃为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所设,田承嗣在魏博拥兵十万,择矫健强力者万人,号牙兵。
史籍记载:魏博传五世,至田弘正入朝,十年复乱,更四姓,传十世,有州七。魏博不稳定,是牙军随意废立节度使的结果。当时人称“长安天子,魏博牙兵”。
到了唐末魏博掌握在罗弘信手中,罗弘信死后他的儿子罗绍威接管了魏博,后来牙军作乱,罗绍威想朱温求援,在朱温的援助下,诛杀魏博牙兵,根除了延续二百年的牙兵之患。
但是,罗绍威自己也是元气大伤,只得依附朱温。没有牙军的魏博从此沦为成一个小藩镇,不过朱温灭唐建立后梁罗绍威被加封为守太傅、兼中书令,深受朱温信任。
本文作者:历史战争(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