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军队放屁都声大,唐朝“安史之乱”后三大势力竞相讨好当兵的野史趣闻

2018-10-30 21:06:39

“安史之乱”前期,对于军队的经济支持主要是河南河北、江淮、剑南、河陇(河西陇右地区,为甘肃西部,大致为今天的敦煌、嘉峪关、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川蜀等地区。但是,“安史之乱”及之后却造成经济发达地区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1.三大经济区受到严重损害

“安史之乱”时期,河南河北地区成为交战区。河陇地区不但受到战争的洗礼,且在广德元年(763年)被趁机攻入中原的吐蕃攻占。军队所用的官仓、粮贮点都是交战区,例如清河郡、洛阳、长安是三大中央国库所在地。

清河库又叫北库,专门储存的是江淮地区的钱粮绢;东西京的两库存储的也是全国范围内的绢帛2700万匹以及大量的财富。这2700万缎匹的绢帛,除了1300万端匹交给军方外,其余1400万端匹都存在两京的仓库。

除了被叛军攻占的三大仓外,为免落于敌手资敌,唐军也主动焚毁了一些重要仓库。例如天宝十四年(755年),封常清、高仙芝败走潼关时便将钱粮取出分给将士,之后焚毁太原仓。同时,朔方、河陇四十余郡,河北三十余郡,每郡的官仓的粟米多者百万石,少则五十万石,给充行官禄,暨天宝末无不罄矣。

唐肃宗

2.“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军队

唐朝后期的军队构成主要包括:中央禁军、藩镇兵、州兵(团结兵)。

中央禁军为禁军六军、神策军。禁军六军为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16卫中的后四卫)、左右神武军(至德二年),六军总共万人。

神策军原来属于陇右节度使的军队,因为保驾有功,被代宗皇帝奉为进军。其军队人数最多为15万人,分别驻扎在长安和长武、兴平等八镇。

同时,还有方镇、州中完全听从中央的部队。由此,我们可以将上述势力称之为中央军。

藩镇兵根据军事任务的不同分为牙军(守卫节度使治所牙城的部队,规模在千人到万人间)、牙外兵(牙城外的其他城池,占总兵额的三分之一,又叫外营兵)、外镇兵(也即藩镇管辖的州的州兵)。藩镇兵的总兵力从天宝年间的49万增加到80余万。

团结兵由州刺史掌管的地方兵,属于民兵性质,不列入军籍。大历十二年,朝廷下诏“差点土人,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谓之团结。”团结是什么意思?就是互助,各州根据自己的能力出兵马,大家互相团结保卫自己。

唐代宗

3.“安史之乱”后,唐朝三大类军队的军费问题

各自三种军队的主管各自负责各自的军队的军费问题。但是,如果州军乃至方镇军如果为政府出兵,那么,中央政府就要负责他们的军费,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犒赏(方镇军、州兵自然不能去白帮忙)。例如元和七年、十五年、长庆元年的三年,就犒赏归顺军达350万贯。

因为“战乱”“权力斗争”等因素,三方都在极力笼络军队。

例如,中央财政对于保卫中央的十几万人的神策军,就经常进行赏赐性笼络。穆宗、敬宗的赏赐就高达百万贯。为了拉拢这些人,皇帝除了日常的供养外,还有诸如庆典常例赏赐、招募赏赐、战功赏赐等。皇帝即位时,更是多多赏赐。例如“在京军士人获五千,在外军镇差降无几”,总共耗费了24.496万端匹贯(布帛六丈为端,四丈为匹)。《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五年》:“悉罢诸道行营将士,共赐布帛二十八万端匹。”

方镇不用说了除了截留给中央的税收外,还在自己的辖区内搜刮百姓,讨好儿自己的军队。正如日后晚清民国的军阀类似,只有手里有枪有人说话才硬气,放屁才敢放大的。

地方的州则倒霉了,特别是离京师较远的地方州,中央和方镇都惹不起,所以,他们也要加强自己的军队。

正是因为三大势力都在征募军人,都在讨好军队,对于百姓的搜刮日益严重。但国家存在的必要是什么?国家要军队的必要是什么?那么,谁又对百姓负责任呢?

大明对不起琉球王国对其忠心,坐视被日本占领

美国1948年布局2001年开局,不想却输了这场17年的棋 坐古谈今文化

巅峰三国,宋金夏的比拼:完颜亮南下,赵构在想对策 历史小说、坐古谈今文化

本文作者:坐古谈今(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