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深患“大头症”?有三个症状,第三个改变了清朝历史野史趣闻

2018-10-30 20:35:32

文/历史小咖啡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君主,终年89岁,在位时间也长达60年,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皇帝。乾隆年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到极致: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经济上重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国库财力雄厚,百姓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文化上重视汉学,最著名的便是倡导编制《四库全书》。乾隆皇帝与康熙、雍正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

然而历史上对乾隆的评价也是很有争议的,今天要说的一种观点认为,乾隆是典型的“大头症'患者。这里的'大头症”并不是说乾隆头有多大,而是说他的“狂妄自大”。这种观点主要把他的“大头症”归纳了三条症状,也就是三个论据,似乎条条都很精辟。

论据一,'诗帝'乾隆。乾隆运气是很好的,首先就是投胎投的好,生于帝王之家,爷爷和父亲为他奠定了江山的根基,乾隆可以坐享祖辈之成。而且乾隆喜欢游山玩水,仿效爷爷康熙六下江南,且不说南巡是如何的劳民伤财,单就写诗来说,却是提供了比较好的素材。据统计,乾隆一生写下的诗有四万多首,而诗词鼎盛时期的唐朝,诗人的诗词总和也不过5万多首。

乾隆想要做超越陆游的'大诗人”,陆游一生写了九千余首诗,从数量上看,乾隆皇帝是远远的胜出了。不过乾隆能够脍炙人口、流传于世的佳作却寥寥无几。据说乾隆皇帝即使上厕所的功夫也能写4首诗,可见他对写诗是真爱。下边就是乾隆写的一首《咏城墙》:

远看城墙齿锯锯,近看城墙锯锯齿。

若把城墙倒过来,上边不锯下边锯。

论据二,“十全老人'乾隆。

乾隆认为自己是最出色的君主,做什么都是最好的,其中就包括自称为“十全老人',亲自撰写了《十全记》记述自己一生的“十全武功'。这十全包括:

1747年开始,两平金川 ;

1755年,平准噶尔;

1757年,再平准噶尔;

1759年,平定回部;

1769年,平缅甸;

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

1788年,平定台湾起义;

1789年,平安南;

1791年,平尼泊尔;

1792年,再平尼泊尔。

从战争效果看,这十场战役保全了中国领土,特别是维护了新疆西藏地区的稳定。但是有些战役还是比较'水'的,后期攻打金川、缅甸和安南实际上是失败的,战争持续时间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有些战争本来可以调和解决,却非要诉诸于武力,为无辜的天下苍生带来了不少灾难。

论据三,'闭关锁国'的乾隆帝。

中国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是处于世界发展前列的,尤其是在乾隆初期达到了鼎盛。乾隆十五年左右,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先进思想及技术等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中外贸易不断。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国外通商即能自给自足。

1757年,乾隆皇帝正式颁布闭关锁国政策, 实施“一口通商”,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一带从事贸易,自此中国与世界几乎彻底隔绝,没有跟上先进技术发展的脚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过度骄傲自大导致自己逐步在世界上落伍,以致受到列强的侵略。

历史上的帝王,大多愿意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流芳千古。乾隆皇帝的功绩自然无法掩盖与忽略,但是后期他的这些所谓“大头症”症状,却让帝王才略有些变了味道。

最后,祝愿读到这里的各位,身体健康,广交好运。

本文作者:时光里的江湖(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