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明朝的太监权力大!野史趣闻

2018-10-30 19:08:56

在影视作品中,明朝的太监们,或专擅朝政、或欺压忠良、或横征暴敛、或欺压百姓,为什么别的朝代看不到这么多太监飞扬跋扈的现象呢?这还要从明朝皇帝身边的司礼监的宦官掌握着批红的权力说起。

“批红”,亦称“批朱”,指明朝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用红字做批示。“批红”就其权力性质而言,属于最高决策权,是实现皇权的一种方式。

当时司礼监中最高的职位有两个,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前者是代皇帝朱批的,也就是在皇帝忙不过来或者怠政不上朝的时候,在内阁起草的文件上写"同意"或者"不同意";后者是掌管印玺,在批红的文件上盖印,发回内阁施行。

这里面就存在猫腻了:当皇帝怠政,而内阁又不受信任的时候,司礼监的两个大太监就坐大了。明中叶以后,皇帝多深居后宫,如武宗、熹宗,荒嬉享乐,不理国政,常常由代行“批红”大权,如果有太监能够身兼秉笔和掌印太监,那他就成为事实上的皇帝了,九千岁魏忠贤就是典型的例子,朝野上下“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帝”。后人也多认为宦官势力由此而攫取了宰相之权。

本文作者:懒羊羊影视(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