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野史趣闻

2018-10-30 18:34:56

朱允炆出生于公元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 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 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 朱元璋就视朱允炆嫡长孙。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这样持续了两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师抗命,下谕将士,打着“ 清君侧”旗号起兵“ 靖难”。史称“靖难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对峙。在叛乱开始的时期,燕王尚不占兵力上的优势。他的军队只有十万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没有能够控制任何其他领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拥有全国的经济,并且已经废除了几个藩国。但燕王的领导能力、高素质的军队却非朱允炆可比。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直至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

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朱允炆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 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 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 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势已去,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朱允炆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朱允炆下落。宫内 侍人都说朱允炆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

本文作者:小达说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