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如何当上皇帝的?究竟是篡改诏书,还是另有原因!野史趣闻
雍正皇帝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骂他面目狰狞残忍好杀,也有人赞扬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那么为什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反差如此之大呢?
雍正登基之谜基本上史学界大致有两种说法:矫诏嗣位说,正常继位说
一、雍正登基矫诏嗣位之说
不少人认为是康熙本意传位于十四阿哥允祯,雍正将“十”字改为“于”字,这种猜测不足为信。首先,若是传位十四阿哥,十四阿哥则必须用繁体字“拾”,根本不可以改,若诏书是用满文写的,则更不用说。这种猜测可以否定。也有认为是将“祯”改为了“禛”,因为十四阿哥原名是胤祯,从而造成雍正继位,还有一种说法是雍正本不叫胤禛,只是为了符合诏书上的“胤祯”读音而改名为胤禛。
也有说康熙在临死时说“十四子”时,因舌头蹇涩,当说到“十”字时,略一停顿,再说出“四子”,负责记录的步军统领隆科多是胤禛的舅舅,故意传旨说皇上单召四皇子见驾,有意漏说“十”字。不过此种说法似有些牵强,多存在于野史记载之中,毕竟雍正在位时的治国严厉是出了名的,加上他对政党的残酷打压以及对生平最恨的贪官的严惩,自然是得罪了不少人,以致落下把柄,难免有误人口舌之嫌,这也使得后人百姓议论纷纷,有的更是越传越奇。
二、而支持雍正登基合法继位的也大有依据。
重要的一点,便是曾有朝鲜的使者亲耳听人说过康熙要将帝位传于四皇子,此说与康熙选定弘历为隔代继位人有联系。
康熙皇帝不光自己有才,他的儿子们也继承了父亲的优秀,有能力继承皇位的有很多,如从小聪明伶俐的前废太子,朝廷大臣中有口皆碑的八皇子,皇位一度的大热门抚远大将军十四皇子等。雍正也很有才能,有能力自理国家,但也有很大的缺点,多疑又心胸狭窄,一直在诸多皇子中无法脱颖而出。
既然雍正并不是继承人的第一候选,为什么他能接康熙大帝的班呢?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儿子后来的乾隆皇帝,也就是当时还是孩子的弘历身上。晚年时的康熙年纪幼小的皇子皇孙遍地,但他唯独对乾隆一个人宠爱有加,仅仅是因为老人爱孩子吗?英明神武的康熙帝一定是发现了乾隆身上那种别人不具备的素质,就是帝王之质。
我们知道康熙的儿子没有一个省油灯,如果是年幼的乾隆登基,雍正作为摄政王的话是压不住康熙的其他皇子的。结果就是祸起萧墙天下大乱。明王朝时建文帝和明成祖大动干戈的例子历历在目。这也是康熙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雍正的登基是个取舍两难的不是办法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给以后乾隆的登台铺平道路。所以雍正的登基是借了他儿子的光,这在历史上确实不多见,但事实就是这样。
本文作者:隆瑶(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