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为何要挑起中原大战?原来蒋介石狠狠摆了他一刀野史趣闻

2018-10-25 14:38:45

作者:金满楼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中国各派势力重新洗牌。

作为新崛起的强势人物,以国民党正统自居的蒋介石虽然比昔日的老资格冯玉祥、阎锡山年青几岁,但也不好对付。

在此前的地盘分配上,蒋介石将平津地区分给了阎锡山。但是,蒋介石很快派宋子文到北平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

无奈之下,阎锡山只好将平津税收机关的晋方人员撤回,其提出的条件是财政部支付京津地区晋军的饷项。

对此,蒋介石开始满口答应,但财政部实行一个月后便停止支付,阎锡山不免大呼上当!

于是,阎锡山借口北伐时期山西省银行曾垫付3000万元作为军费,因而向财政部申请发行省公债作为弥补。

不料,蒋介石很快将之驳回。

阎锡山气得要命,他怒气冲冲的把桌子一拍说:

“以前,我以为蒋介石还可以相处,不料他这样排除异己,现在居然逼到我的头上来了”,

“我很后悔北伐时垫此巨款,这件事我们做错了。

现在蒋要用经济手段把咱们困死,咱们没有错,他不敢用兵来打咱们,只有在经济上来困死咱们。”

像阎锡山这种凡事都要打算盘的人,蒋介石的做法对其刺激很大,于是坚定了他反蒋的决心。

而在这时,冯玉祥被阎锡山请到山西,名为保护,实为软禁。

期间,西北军群龙无首,部分将领开始与蒋来往,甚至密谋攻打山西,这让阎锡山感到十分不安并感到软禁冯玉祥毫无用处。

于是,阎锡山便亲赴建安村将冯放出,并表示愿与之合作,共同讨蒋。

对此,冯玉祥当然是求之不得,随后便于1930年3月初返回潼关,准备对蒋开战。

冯玉祥属下的鹿钟麟等将领本已策划好向山西进攻,但冯的归来及转变令他们措手不及。

事实上,西北军与晋军在历史上颇有仇怨。

如1926年初的南口大战,西北军(当时叫国民军)被张作霖的奉军及吴佩孚的直军打得大败,而阎锡山又趁机腰击其后路,差点令西北军全军覆没;

而在北伐战争后期,正当晋军与奉军在保定方顺桥苦战之时,冯玉祥突然令前线的韩复榘部撤至石家庄,几乎令晋军陷入重围。

因此,双方将领都存在互不信任的的对立情绪。

在冯玉祥宣布联合阎锡山共同讨蒋后,其手下的大部分将领都默不做声。

因为他们认为西北军屡次吃阎的亏、受阎的骗,倒不如把阎打倒,就连冯玉祥最宠信的将领孙良诚会后也发牢骚说:

“我看先生(指冯)一点觉悟也没有,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受阎老西的害,为什么还要和他一起干?”

西北军将领对“联阎打蒋”计划普遍抵触的原因还不仅仅是历史仇怨,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冯玉祥与阎锡山的能力特点多有了解:

冯只会打仗,对政治完全外行;阎则是一个钱铺老板,只会算小帐,不能成大事;

联阎反蒋,纵然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在政治上也毫无办法。

正如鹿钟麟的一个幕僚说的:

“如与阎合作,胜亦过不了长江,蒋退江南凭险固守,阎冯之间就会出问题,那时,西北军仍然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地位。

如果打了败仗,那就更不堪设想了,甚至求得退据关中以自保的局面亦不可得。”

但是,冯玉祥对此却很乐观,他曾对幕僚说:

“这次举动,在军事上,二、三、四三个集团军联合对付蒋介石一个集团军,其它受蒋排斥的军队也都倾向于我们,我们的兵力占有压倒的优势;

再从政治上看,汪精卫先生已表示和我们合作,西山会议派的中委也和我们合作;

张学良表示也很好,足见我们是得道多助,蒋介石是失道寡助,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除此之外,冯玉祥暗地里还认为,只要消灭了蒋介石,那阎锡山就不难对付;届时,不但北方全归西北军所有,一统天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此,冯玉祥甚至在私下里不止一次骂阎锡山是个“窝囊废”!

(节选自:金满楼:《武夫治国:北洋枭雄的发达往事》,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本文作者:坑爹史册(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