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大秦帝国毁灭的替罪羊野史趣闻

2018-10-25 12:03:55

提起亡国之君,大部分人咬牙切齿,认为这样的人无恶不作、交涉隐隐,但是秦朝的亡国之君似乎例外,他是一个仁爱而又节制,聪明而又谨慎,他的亡国让人叹惋,一般认为秦王子婴是个可怜的人。

子婴仁爱且节制。秦二世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子婴即位。当时的情况,秦朝的领土比统一前更小,所以赵高让子婴不能称皇帝,只称王,是为秦王。子婴即位五天后便设计杀死赵高,并把他的家人全部处死。算是为二世报了仇雪了恨。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投降。

从子婴劝谏秦二世,到诛杀赵高,这一系列的举动,我们都能看出子婴是秦始皇死后,大秦帝国头脑最清醒,并具有高超的策略和才能的一位人物。

公元前206年,大秦帝国的第三任统治者,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子婴被项羽所杀,“秦诸公子宗族”也被斩草除根,全部诛杀。由此,子婴成为了毁掉大秦帝国的替罪羊,尤其是他投降义军导致宗族被灭一事颇受后世指责。那么,在他统治大秦帝国的短短46天,他为奄奄一息的大秦帝国做了哪些苟延残喘的为政举措?

最早关于秦三世子婴的介绍出现在《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中,当时的秦始皇在巡游的中途去世,秦二世胡亥登上皇位。胡亥的身旁有赵高辅佐,自然不会放过以前的忠臣。胡亥登基的时候就准备杀掉蒙恬、蒙毅两兄弟,秦三世子婴劝谏胡亥不要这么做,这样不利于国家朝政的管理,但是胡亥不听诛杀了忠臣相反任用没有节操品行的人。不久之后胡亥听信了赵高的谗言,诛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子婴有幸躲过了这场灾难。

秦二世三年的时候赵高已经完全的掌握了朝政,并且通过指鹿为马杀掉了一部分的忠臣,不久之后,赵高逼死了孤家寡人的胡亥想要自立为皇帝。可是赵高发现并没有几个大臣愿意臣服自己,赵高只得找秦三世子婴让其继承皇位。史册对于秦三世子婴的介绍中说子婴是个善于治理国家的仁君,因为子婴一上位就得到了支持。但是赵高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子婴因此不能改称王,而后来赵高却让子婴称王,这实际上是为了给日后自己称帝做准备。

对于秦三世子婴的介绍主要在于子婴杀死了奸臣赵高。当时赵高想要谋害子婴自己当皇帝,子婴便在宗庙里不出去,赵高便亲自来请。秦三世子婴便趁机杀死了赵高,并且示众。十月刘邦的军队攻进了咸阳城,子婴看见大势已去,便带着妻子儿女投降了。最后被项羽所杀。秦三世子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能做的或许就是杀赵高,等亡国。

那么这样的人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甚至成为别人的刀下鬼。

其一,秦始皇的暴虐。秦始皇虽然一统了天下,灭了六国,却极为残暴。曾经无休无止地征调赋税和夫役,修长城、建宫殿、筑陵寝、开边戍守使刚刚脱离战乱之苦的广大农民,又陷于疲于奔命的劳役之中。为了兴建阿房宫和骊山墓,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共征发了七十多万民工,耗费了无数的钱财物资,因而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到公元前211年,在东郡就发生了一起咒骂秦始皇的严重事件。那一年,有颗陨石落到了东郡。有人因为痛恨秦始皇,就在上面偷偷地刻了七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追查是谁在陨石上刻的字。御史大夫在那里追查未果,索性下令把陨石附近的老百姓全都抓起来杀了。

其二,秦二世的昏庸。和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不同,秦二世是一个昏聩的君主,即位之初就害死了自己的兄长,然后听从赵高的建议,杀死了胸藏锦绣的丞相李斯,任用指鹿为马的赵高,终于使自己朝政日非,最后被赵高一干人等逼的自杀。

其三,项羽的暴虐,项羽虽然推翻了秦王朝。同是义军领袖,刘邦入咸阳秋毫无犯,而项羽却引兵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室妇女而车,所过无不残破。

班固认为子婴非常值得同情和尊重:“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江湖依然,这样的人,如果不是父兄留下的烂摊子让他收拾,肯定不会留下身死国灭的下场。历朝历代都有一些人,创业的时候,兢兢业业克勤克俭,一旦大权在手,就往往视百姓如仇寇,最终当然他们的后代子孙一败涂地。

本文作者:历史纪闻(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