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饭票诉说时代变迁,从网站感受历史记忆野史趣闻
2018-10-25 09:38:37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以来,我国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年代,一连几十年,人们习惯的单位食堂,统一生产、价格垄断、窗口售卖,多数是碗筷自备,少数则是碗筷统一配备。那年头上至中南海,下至偏远地区的基层单位,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场景,人人都捧着个饭碗或饭盒,带上饭票,带上无限的耐心,恭恭敬敬地排长队。在中南海的大食堂里,连省部级高官也不能例外。
那时候的食堂,一般饭菜品质不高,但应付半饥半饱,倒也马马虎虎。每月半斤油、半斤肉,粮食定量本就不够,一年到头八分饱,食欲自然旺盛,只要能敞开肚皮吃就“不是美味佳肴,胜似美味佳肴。”
这样的日子人们过了三十年,人们已经习惯于以狼吞虎咽为荣,以挑肥减瘦为耻。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大家终于能吃饱饭,粮油肉布票统统取消了。慢慢的食堂也发生了巨大变革,支付卡取代了食堂饭票,食堂饭票慢慢退出了大舞台,但是老一辈对它们的记忆仍然犹新,因为历史的特定因素这些食堂饭票早已经不发行流通,成了那个时期宝贵的生活鉴证文物,不仅仅是收藏价值很大,它的收藏意义也是巨大的。
在7788网站上,饭票,依旧是热门的存在。在搜索栏中输入食堂票,其显示的内容足有2万多条。那个时代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是这些小小的票证,却在无声的诉说着历史,诉说着那段岁月。
中国票证网微信公众号:agzgpzw
中国票证网是粮票第一门户网站,提供粮票收藏,粮票价格,粮票图片,同时还有棉布票,肉票,糖票,油票等生活票证资讯.欢迎光临中国票证网交流!
本文作者:中国票证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