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修改遗诏夺得皇位?清史专家直言:不存在的!野史趣闻

2018-10-24 22:33:06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共有十帝。由于大量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影响,现在大家对于清朝的几位皇帝也是非常熟悉了,例如康熙、乾隆等。当然,后世争论最多的可能还是要属雍正皇帝了,其中大部分的争议都集中在雍正是否伪造了康熙的遗诏从而夺得皇位。

雍正皇帝

官方记载历来都称遗诏中所立的就是皇四子胤禛。王先谦的《东华录》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康熙帝病情突然恶化,传诸皇子入见。寅刻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以及步军统领、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8 人至御榻前,遂传遗诏如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康熙年间印有满汉文字的圣旨

下达这道诏书时,胤禛并不在场。他赶到康熙所在的畅春园时为巳刻,三次进见康熙问安,这时康熙还能说话,“告以病势日增之故”。直到夜间戌刻,康熙去世,方由隆科多向胤禛宣读遗诏,据说胤禛尚无当皇帝的思想准备。众皇子向他叩首,于是胤禛即皇帝位,改元雍正。对于这一官方记载历来就有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这基本上是可信的,雍正的即位属合法继承,是根据康熙的临终遗诏登基的;另一种意见则不相信这种官方记载,认为雍正出于“矫诏篡立”,康熙病危,雍正和隆利多控制着当时的局势,假传遗诏,夺得了皇位。

康熙晚年

《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则与官书所载大相径庭。其中《清世宗袭位之异闻》中说,康熙弥留之际,手书遗诏曰: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恰好是皇十四子胤禵,“尝统师西征”,胤禛侦知遗诏所在,想将“十”字改为“第”字,乃只身入畅春园,“窃诏改窜”。《大义觉迷录》中保存下来的一些传言,所说胤禛私改遗诏的情节,更是曲折离奇:“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禵(即胤禵)天下,皇上(指雍正),将‘十’字改为‘于’字。”这一说法无疑是非常可信的,确实可能存在篡改的可能。

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雍正后用以存放皇帝传位遗诏

但是目前许多清史专家认为,康熙想立的就是雍正,雍正改遗诏的说法是难于成立的,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清代的遗诏制度是雍正之后才正式施行的,也就是说正大光明牌匾后面放置遗诏的现象是雍正之后才开始出现的。这就告诉我们,康熙不可能留下传位的遗诏,那么雍正修改遗诏更是无从说起了。其次,清代统治者为满族,其官方文书,尤其是皇帝的圣旨,一般都会有汉、满、蒙等多种文字同时书写同一内容。就算雍正可以把汉文的“十”改成“于”字,那满文、蒙文怎么办?综上所述,雍正伪造遗诏的观点是不存在的。

本文作者:勤奋的历史课代表(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