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荒唐王爷敢怼乾隆帝,给自己办“活人葬礼”野史趣闻
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剧中的历史人物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今天咱们不说魏璎珞,不说傅恒,说说剧中另一位人物——和亲王爱新觉罗·弘昼的历史。
在这部电视剧中,弘昼行为荒唐,后来因为试图造反而结局悲惨。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和亲王弘昼是怎样一个人呢?
弘昼出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册封为和亲王。弘昼与乾隆帝年龄相仿,又一起读书、一起生活,二人情谊格外深厚。

《延禧攻略》中的弘昼。
据乾隆帝自己回忆:“予与王幼同学同课,习为诗古文词。当是时侍奉皇考膝下,优游书府,日寝馈于经史文字中,世纲尘务,毫发不以婴其心。吾两人者,相规以善,交相勉,相得无间,如是者垂二十年,天伦之乐无过于是”。
乾隆帝对这位比自己仅小三个月的弟弟可谓是宠爱有加、纵容有加。据史料记载,“上即位后,优待和、果二王,每陪膳侍宴,赋诗饮酒,殆无虚日”。
乾隆帝出于对亲兄弟的偏爱,将世宗雍邸旧赀全部赐给弘昼,因此,弘昼“富于他王”。

弘昼画像。
有皇兄的宠爱与纵容,再加上其生性骄奢,和亲王因此闹出了不少事情。果毅公讷亲,曾任军机大臣,算得上乾隆初年的重臣。有一次在朝堂上,因为一点小事,二人意见不合,弘昼竟然当场殴打讷亲,乾隆对此并未加以谴责,反而“优容不问”。事后,朝臣更加知道弘昼是个不好惹的主儿,“举朝惮之”。
更有甚者,有一年,乾隆帝居住在圆明园的九洲清晏,不料这地儿突然失火,弘昼救火迟缓,乾隆差点被烧坏。对此等失职行为,乾隆也仅仅是责备一番。
与自己的皇兄比,弘昼并无太多的心计与城府,并不懂得怎么掩饰自己的想法,这从弘昼与乾隆之间的一件小事上就可以看出来。

《延禧攻略》中的弘昼。
有一次,八旗子弟在正大光明殿进行考试,乾隆帝命弘昼为监考。不知不觉间,日已西斜,皇帝还没有离开,依旧纹丝不动地在宝座上坐着。弘昼请乾隆去用膳,乾隆“以士子积习疲玩,未之许”。
弘昼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没过一下脑子,就直接怼道:“皇上怀疑我借此收买士子,笼络人心吗?”这话要是搁雍正年间,非得治个大不敬之罪。好在乾隆太了解这位弟弟的个性,并未多言,“怡然而退”。
大将傅恒是个聪明人,便责备弘昼:“这话难道是人臣能说的?”一语惊醒梦中人,弘昼这才发现闯了大祸,第二天一大早,就进宫免冠请罪。乾隆语重心长地说道:“昨天朕要再说一句,你就该粉身碎骨了!你这话虽然鲁莽,但心中实为友爱,所以朕宽恕你。但是以后千万别再说这种话了。”

《延禧攻略》中的弘昼。
弘昼的爱好也是相当奇葩。据史料记载,他最喜欢弋腔曲文,“将《琵琶》、《荆钗》诸旧曲皆翻为弋调演之,客皆掩耳厌闻,而王乐此不疲”。
弘昼还喜欢装死办活丧,他对人坦言:“人没有上百年不死的,干嘛要忌讳死这件事。”抱着这种态度,他亲自制定各种丧仪,又高坐庭中,命护卫作供饭并为他哭丧。他一边观赏一边饮酒,以此取乐。
此外,他还“作诸纸器为鼎、彝、盘、盂诸物,设于几榻以代古玩”。
弘昼的种种荒唐行为,也许是其天性使然,但未尝不是借表面的荒唐来躲避权力斗争,保全自己。
参考资料:赵尔巽《清史稿》卷220,昭琏《啸亭杂录》卷1、卷6
(“小历史”作者顾芳)
本文作者:小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