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流浪记野史趣闻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留给世人的成就就是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因这本书他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游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是在二十八岁以前的研读阶段,浏览以前的关于地理的书籍,后来凭着兴趣去了太湖、泰山等,当时并没有写下一些游记。
第二阶段是在二十八岁以后到四十八岁(1613~1633)游览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等。这就是游记的第一卷。
第三个阶段就是五十一岁至五十四岁(1636~1639),去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偏南方地区,后来因为足疾原因便没有游行下去,《徐霞客游记》剩下的部分便是第三个阶段之后完成的。终年五十六岁,遗作便是由后人整理成书才得以流传下来。
现代人对于他的高度评价大多数是无非是这著作给后人留下怎样的影响,说是历史上考察地理特征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石灰石地貌研究的人物,修改之前有关游记的谬误等等。对于小编而言,是佩服他的勇气以及胆量,只身一人,敢闯一些不毛之地,穷乡僻邻,与当时年代的情况相比,不亚于今日的战地记者。同时,他的眼界比世人高远,儒家思想盛行,流行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能够下定这样的决定,就足以证明他的的眼界不是一方小小天地。同时能够出这样的人必定与家教脱离不了关系,当时,徐霞客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的父母并没有劝阻他,反而是全力支持他,他的母亲还给他做了远游冠,父母的豁达和通情达理给了他信心和勇气。而且当时只要是有家底的人家,孩子们通常都是往功名利率的方向奔去。徐霞客考过一次童子试失败后,他的父母并没有责怪他,相反的是让他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勉励他不要落下了学问,学问是修身、是养性,并不是为了三斗米而学。加上徐霞客本身自己也很努力,家里的藏书都被翻烂了,而且还过目不忘。对小编而言,他是一个又高深思想的一个人,也是一个有志向有目标的一个人,并能一直坚持下去完成它直至死亡。
增加学问不是为了生活,是为了去掉懵懂;游阅山川不是为了玩乐,是为了打开眼界;完成一本书,不是为了流芳百世,是为了世间美好不被遗忘。
本文作者:客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