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尽快准备黑驴蹄子!野史趣闻

2018-10-24 16:05:00

在《鬼吹灯》等盗墓题材的作品中,僵尸被称为“粽子”(希望别影响您端午节的胃口)。而克制粽子的一大利器就是——黑驴蹄子!

亲爱的小毛驴你别担心

其实根据资料记载,黑驴蹄子不是什么黑色的驴的蹄子,而是一种糯米制品。古代相传糯米对僵尸有克制作用,黑驴蹄子是用糯米采用茅山秘术制成的,形状如驴蹄子,颜色发黑,所以称为黑驴蹄子。如同克制僵尸的法宝一般,盗墓者一般都会准备的,而且只对僵尸有用。

踏实了

原来黑驴蹄子是糯米做的,这倒正好跟僵尸的绰号“粽子”对应上了。粽子的主材也是糯米,“黑驴蹄子”克“粽子”,可能也算是以毒攻毒吧。

不过说起真正的粽子,倒是我国无论大江南北都深受百姓喜爱的一种食品呢。它的历史也远比屈原和端午节要早得多。南方的粽子,多为荤馅、常做主食,所以味道多偏咸;而北方的粽子多以豆沙为馅或者干脆就是白粽,吃的时候蘸糖和蜂蜜,所以口味偏甜多些。

除了口味不同,劳动人民还发挥他们的智慧,把粽子包出了不同的形状。

菱角粽子

糖果粽子

蒲包粽子

元宝粽子

枕头粽子

小笼包粽子???

竹筒粽子

粽子是古人祭祀时用来供奉祖先神明的祭品,最早称做「糉」。《说文解字》中,糉字的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而「糉」字右半边有「聚集」的意思,粽子的形象于是跃然纸上。后来又有「角黍」、「筒粽」、「黏黍」、「裹粽」等不同说法,最后,「角」、「筒」这样的形容词全部略去,粽子成为最普遍实在的称呼。

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

好吧,原来粽子扔到汨罗江里是给屈原吃的,而不是给鱼虾吃的。

是吧

如今,随着快递小哥的增多,时空被压缩,我们有机会能品尝到来自祖国各地各具风味的粽子。

贵州 灰水粽

广东 裹蒸粽

湖州 枕头粽

江浙 一口粽

云南 四方粽

除了这些传统风味,奇葩口味的粽子也是层出不穷:

榴莲粽子

螃蟹粽子

泡椒肉粽

绿西米巧克力棕

彩虹棕……

桑葚棕

茄汁沙丁鱼棕

佛跳墙棕!!!

好吧,有点迷茫了……还是踏踏实实地吃咱的白粽子蘸白糖吧。另外,虽然粽子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仍然众说不一,但是温故一下屈原的作品还是挺享受的: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端午将至,祝您吃粽子愉快!

关注公众号“爱悠唯”

更多精彩故事、育儿分享在这等着您

本文作者:历史故事慢慢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