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怒林则徐,道光帝的愚蠢选择野史趣闻

2018-10-24 16:03:01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英军大举来华侵略,攻陷定海,道光帝惊恐地发现,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局面变得越来不可收拾,于是他的强硬态度开始动摇。

道光皇帝

但一开始的动摇只是摇摆不定,他当然不愿放弃他的对外原则,来维护天朝上国的威严和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设法消弭“边衅”,防止事态扩大,这与琦善等人的妥协主张正相吻合。因此,他转而站到穆彰阿、琦善一边。结果导致清政府对英方针趋向妥协。

林则徐

此时,道光帝对于林则徐的抵抗意见充耳不闻,反而定海失守迁怒于林则徐并派琦善前去与英军商讨。而琦善在广东与义律的一系列妥协却被道光帝认为“片言片纸,连胜十万之师”,“退敌”有“功”。于是,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道光帝作出惩处林则徐委派其汕尾钦差大臣的决定,表明它在英国威胁面前背弃了正义立场,为了洁身自保,为了自己的皇权而弃民族大义于不顾。只想求得英国侵略者不要再打了,畏惧武力,畏惧侵略,而向侵略者屈膝投降。

冠冕堂皇的语言遮盖不了丧权辱国的事实,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彻底撕掉了自我良好的大清王朝最后一块遮羞布。

本文作者:以史会朋(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