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死了吗?野史趣闻

2018-10-24 15:07:45

猫姐在头条问答上看到一个问题,让我回答,我一看,好宏大的问题啊!

诗歌死了吗?

有人说,对于诗人和诗坛本身,诗歌还算是苟延残喘的活着,而对于诗歌之外的整个社会,几乎都一口同声的告诉世界,诗歌死了,虽然还有另一部分人认为,中国诗歌上半身还活着(指唐诗),下半身已经死了,但这些都已经表明,诗歌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社会冷遇,只有诗人自己还在津津乐道,还在狂欢,还在自恋。还有人说,只要人类还有孤独,诗歌就不会死亡,新诗不过百年,仍处在试尝和探索之中。虽因种种原因,诗歌一度远离大众,好在,近年来诗歌正在回暖,正在理性的回归。诗歌作为人类一种特定的语言,就像人的呼吸、思想、空气从来就没有远离,它有时是一剂良药,既能治病,又可疗伤,所以说,只要人类还有孤独,诗歌就不会死亡。你的想法呢?


不知题主多大岁数,来谈诗歌死了吗这样宏大的话题。

诗歌谈不到死没死吧?问题是否改为“诗人都死绝了吗?”或者“作词的怎么都这么烂啊?”比较好些?

诗歌万岁

题主问题的后半段其实已经说的很好了:

诗歌作为人类一种特定的语言,就像人的呼吸、思想、空气从来就没有远离,它有时是一剂良药,既能治病,又可疗伤,所以说,只要人类还有孤独,诗歌就不会死亡。

诗歌繁盛的时代,已经留下太多的佳作,那些都是鲜活的语言,被一代代人传颂、引用。从乡村到城市,从垂髫稚子到迟暮老者,谁背不出几句唐诗、说不出几句宋词呢?更何况,诗中的意象已经变成了民族共同的意象,人们见夕阳就会说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们望月也会背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由此,怎么能说“诗歌死了”呢?

如果说,现在看不到佳作,那也只能说是人的问题,和诗歌艺术无关。

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后,一批文人反传统、反文言,弃旧诗,写新诗。结果,旧诗确实弃了,新诗也没写起来。传统文化的传承断代了,现在要捡都捡不回来。

我对现代诗没有什么认识,原本不该乱说。只是觉得和近体诗对比看,最大的问题是,现代诗当中用到的意象都是极其个人的,并非民族共同的意象,所以为大家所不解,人们才会敬而远之。

我觉得不是要思考“为什么中国人就不理解现代诗呢?怎么就不进步呢?”,而是应该思考“现代诗适合中国人么?不适合干嘛硬要写,硬要人欣赏呢?”

写出些半通不通、不土不洋的现代诗,别人都看不懂,还怪别人没文化,不懂欣赏,这样的诗人,饿死也活该。

诗歌好好的,被人欣赏着,被人传颂着,担心诗歌死没死,纯粹是瞎耽误工夫。

至于现代诗,爱死不死,反正看不懂,不爱看。死了就死了吧。

完了。


头条号:播古听今,欢迎关注,和我谈诗论道。

本文作者:播古听今(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