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读史:这个酷吏有点“二”野史趣闻

2018-10-24 15:05:46

号称苍鹰的郅都

真正的酷吏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酷吏善于罗织罪名迫害别人,在帝制时代,这等酷吏多半是皇帝豢养的狼犬,让他咬谁就咬谁。但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不知产生过多少酷吏。这些酷吏的人品,也有高低之分。有些酷吏,其人品是让人钦佩的。

西汉有一个酷吏有些“二二乎乎”的,用现在功利的思维来衡量,有些不够精明,办起案来不怕得罪人,手段严酷,什么硬茬都敢碰,不畏惧前面有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

这人就是《史记 酷吏列传》中的郅都,杨人(今天的山西洪洞),这种古典派的酷吏后世是很难找到了。太史公笔端下毫不掩饰对其赞赏。此人事汉文帝、汉景帝两朝,“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这是酷吏的本色。他的品行,太史公如此评价:

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为官清廉,不写私信请托,对别人赠送的礼物一概拒绝,别人的请托也不听从。这可是个标准的清官呀。做济南太守时,将郡内无人敢惹的豪强大族给收拾得服服帖帖,回朝廷做中尉时,“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可这人做事不留后路还真不是打嘴炮,对天子的家务事同样是如此的标准,终于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汉景帝的母亲为著名的窦太后,很强势。景帝最初封庶长子刘荣为太子,景帝前元七年(前150)正月,刘荣的生母栗姬失宠,刘荣太子之位被废黜,改为临江王。当年四月,封王美人为皇后,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就是日后打仗不惜民命,花钱不惜民财的汉武大帝。

或许是因为被废掉皇帝接班人的资格,刘荣破罐子破摔了。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刘荣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犯罪,被传到中尉府受审。

废太子临江王

负责此案的是郅都。按常理说,人家好歹是临江王,当今皇帝的长子,即使不宽宥,也没必要太严厉。可郅都对皇子毫不留情,责讯甚严,刘荣恐惧,请求郅都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景帝谢罪——这也很正常,人家向皇帝老爸谢罪求情,如果皇帝开恩,办案部门做个顺水人情,在帝制时代不算枉法。可郅都不许,而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按辈分是临江王的堂舅)派人悄悄送给刘荣刀笔,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

逼死了皇子,这是多大的罪过。汉景帝倒是看得开,认为郅都只是一贯办案严厉的作风使然,并非有意为之,仍然委以重任。郅都先被免官回家,闲居不久,被汉景帝任命为雁门太守,并赐予“便宜从事”的大权。这是防范匈奴入侵的最前线,郅都到任后,匈奴不敢犯边,让人做出一个酷似郅都的偶像作为靶子,令骑兵向这个人形靶子射箭,匈奴射手竟然因为畏惧郅都纷纷失手,不能命中目标。

但是,窦太后心中无法释怀,此人逼死了她的长孙——祖母对长孙的爱之深,自古皆然。于是找个理由要处死郅都,汉景帝还为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求情,对太后说“郅都是忠臣”。太后反问了一句,“临江王难道就不是忠臣吗?”母后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汉景帝也没办法。郅都便被斩杀。

汉代像郅都这样的酷吏,后世人恐怕很难理解。不要说身居高位的官员,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明白,对宗室特别是皇帝的儿孙,不能太当真。人家是父子、祖孙之情,皇子再怎么放纵是家务事,一个做臣子的人替皇帝好好做打手,整治皇帝不喜欢的人,可以理解,但对人家的儿孙也如此,那一定自取灭亡了。这样做确实是够“二”的。

后来的酷吏很少像郅都这样一根筋了,多是逢君之恶的佞臣。有风骨的酷吏越来越少了,一个个变得聪明起来了,但下场也多半不妙。

后世酷吏多逢君之恶

本文作者:十年砍柴(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