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顾立雄看看酷吏的下场野史趣闻

2018-10-24 15:02:55

“罗织构陷”指的是武则天时代的索元礼、来俊臣等酷吏,献媚于上,专门告密诬陷,以铲除异己,并每每将些许小事无限上纲,大事株连,务使根除被诬陷者。

过去探讨这段历史主要着眼于酷吏的残暴,但近代史家则尝试从“历史系络”的角度出发,认为索元礼等酷吏的出现,其实是因为武周政权初期政治稳定的需要,酷吏们揣测上意,而经执政者有意放纵,因此造成的悲剧。

制度环境影响人类行为,是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习到的。不过,历史的重复性强大到无法抗拒,1400余年前的酷吏政治,即便到了21世纪的今日,依然借尸还魂,用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今日台湾。

酷吏政治的特点在于“网罗前人,织成反状”,无论你有罪无罪,只要被统治者豢养的酷吏认为有“需要”,便会将所有无关者都网罗在内,也不容许你自辩,就是认定你是有罪的。

在酷吏政治盛行时,豢养酷吏的统治者“默许”酷吏恣意妄为,用暗示的方式给这些酷吏撑腰。等到政权稳定后,这些酷吏玩过头,民愤难止之际,统治者则会毫不犹疑地将这些酷吏抛弃,譬如来俊臣被武则天全家弃市。做神的是统治者,做鬼的也是统治者,永远得利。

鉴古知今,所谓“不当党产处理”,原本可以是恢复正义与公平的举措,然而当蔡当局把它拿来当成撷取权力和稳定“政权”的口号诉求后,它就变质了。目的不再是要追求民主政治的公平竞争,而是拿这个当成借口,作为铲除异己的手段。

所以我们看到“党产会主委”顾立雄无视“程序正义”,只要是任何表面上看起来与国民党相关的组织或团体,都被罗织成为国民党的附随组织,而欲除之而后快。

上行下效,见到顾立雄等春风得意,有人则兴“有为者,亦若是”之叹,所以连血液基金会、世新大学等都被诬陷为国民党附随组织。

当诬陷打击的对象是“看似国民党”的党营事业、社会团体,台湾民众或许会因为对内情不了解而沉默不语,毕竟这些事业与团体在过去好像真的与国民党关系密切。但当酷吏自以为得计,急着向主子表功,而将打击面扩大到那些社会声誉卓著的公益团体时,再不懂得政治的人,也会开始怀疑这样的追讨“不当党产”是不是太过头,甚至根本就是诬陷了。

民怨民愤,就这样一点一点累积。倘若民进党当局的“执政”绩效持续不彰,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始终低迷,到时候谁会被抛弃当成替罪羊呢?

所以在行政诉讼上第4次败诉的顾立雄“顾大主委”,何日请君入瓮?

(本文原载于台湾《中国时报》 作者包正豪为淡江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系主任)

本文作者:海峡新干线(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