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那些酷吏们野史趣闻

2018-10-24 14:34:51

历朝历代,常有政治高压的时期。政治高压,通常基于最高统治者的不自信,过高地估计反对势力。有时,希望扼杀祸患于摇篮之中,有意地采取残酷手段,震慑可能的反对力量。政治黑云压城之际,往往制造千万冤案,而直接痛下杀手的正是那些灭绝人性的酷吏。

武则天称帝前期,就是一段酷吏横行的时期。酷吏大都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心狠手辣,出身不良,无不以告密起家。

索元礼是胡人,在酷吏中是老前辈。自从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武则天就担心人心动摇,希望用高压手段控制天下。索元礼虽然来自中亚,却洞悉武则天的心机,因告密得见武则天。武则天立刻提拔他为游击将军,专门在洛阳负责案件审理。索元礼审查案件极为凶残,被他杀害的人前后多达几千人。因为他多次获得武则天的奖赏,于是来俊臣、周兴之辈,纷起效尤。

来俊臣,是最有名的酷吏。在一个偶然的案件中,来俊臣因为犯奸盗被捕,没有别的办法,他就无中生有宣称自己要告密,虽然获得上报,但被东平王李续决杖一百。没有想到,后来李续被朝廷杀害,来俊臣乘机再告密,说此前正是要告发此案件,但被李续阻拦,还很冤枉地被决杖。武则天召见了来俊臣,立刻给与官位。来俊臣在御史台里最后做到侍御史,专门负责武则天交办的案件。他凶残狠毒,前后有一千多个家族因他而遭族灭。

衡水人王弘义是另外一个酷吏,史书说他“素无行”,流氓成性。他曾经向邻居要瓜吃,被拒绝。他立刻采取报复手段,向县官告发,说在邻居家里发现白兔,而白兔属于祥瑞,朝廷很需要。于是,县官组织人员去寻找白兔,结果白兔没有找到,瓜田却被践踏“立尽”。在河北,他见百姓集会做斋,就告发他们谋反,朝廷军队到达,二百多人被杀。然而,这次王弘义却被朝廷任命为游击将军,不久又迁升为殿中侍御史,虽然被人背后称作“白兔御史”,但专门负责案件,自然又是一个黑心酷吏。

还有一个酷吏,名叫侯思止,不识字,平时连说话都不清楚。他起家是靠告发舒王李元名和恒州刺史裴贞谋反,结果两家全遭族灭,侯思止则官为游击将军。

武则天作为李家媳妇,要篡夺李唐,自然担心众多反抗,从而对可能的潜在敌人痛下杀手,这本就是政治争夺丑恶的一面。然而,以丑恶行为夺得的权力,道德基础如此薄弱,又能维持多久呢?其实,历代政权攘夺者,通常采取的手段是宽容仁惠,让更多人感受到当政者的好处。扩大打击面,往往会影响自己的政治基础,这才是基本的政治常识。武则天篡夺李唐,酷吏政治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旧唐书·酷吏列传序》说武则天“因之坐移唐鼎”,实在大可怀疑。

那么酷吏呢?其实,在正常的社会政治秩序下,这些酷吏原本只能与政治无关,素无行迹也好,偷鸡摸狗也好,遭受刑罚也好,都是本来逻辑。但是,非常政治目标,似乎难以依靠正常的政治行为,于是这些“人才”才被从社会底层调动出来,呼风唤雨,兴风作浪。作为统治者手中的棍棒,当他们的功能完成之后,自然会被无情抛弃,没有人获得好下场。武则天一声不知情,酷吏们便成了替罪羊,个个不得好死。不仅如此,后来武则天更是把酷吏政策的罪过,让酷吏们完全承担起来,让他们成为那些冤死者亲属的出气筒,酷吏们不仅粉身碎骨,并且遗臭万年。

人的本性与习惯之间,本来存在极大的空间。而特定时期的政治环境,对于人性的养成,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政治之于德行,竟是如此密切。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本文作者:良品故事汇(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