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聊聊雍正王朝:抖抖高福之死这一段,邬思道看懂了老四野史趣闻
(仅限于电视剧,非原著)。
高福之死这一段是伴着太子二次被废演绎的:老四通过假当一计搞到百官行述,让老八十分警惕,通过高福获悉来龙去脉,并收买高福(实则是邬思道将计就计)拿到太子给任伯安的信,指示老十四把信交给康熙,直接导致太子谋反被废;高福也因为“背叛”老四而被赐死。
这一段剧,似乎高福的戏份只是为了推动太子二次被废的剧情,但细细想来,这段剧还有值得回味的地方。
1、老四争储正式走上明面
剧里对老四的刻画一直是偏重于专心办事、一心为国、尊太子、敬康熙、无欲无争,连太子第一次被废,老四都是一心一意保太子,而此次则不然。
老四拒绝老十三烧掉太子的信
老四、老十三、邬思道在园中议事,老十三打算烧掉太子给任伯安的信,老四以保护老十三拒绝了。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老四深知,这封信是扳倒太子的重器,这是自己重要的机会,一旦烧掉,就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老四不烧信的态度,邬思道怎能琢磨不透,因此决意将计就计,指示高福将信交给老八,通过老八一党扳倒太子。
有江山便不该有我,有国便不该有家
这一段剧里,老四找大和尚“心理治疗”,说自己“近日来,一闭上眼睛,就看到大山大河扑面而来,无穷烦恼”,江山在心中,老四争储正式走到明面。
2、值得玩味的高福死的时间点
高福死的时间点可谓极其有深意:太子谋反之夜,老四受康熙钦命监视和捉拿太子,却先除掉了高福;在形势如此危及的情况下,老四竟然还想着除掉高福,为什么?
因为高福知道这封信是从老四这里到老八手里的!
这种事情一旦传到康熙的耳朵里,自己不仅无望争储,性命都难保。高福将信交给老八,是邬思道安排的将计就计;邬思道原本打算后面再告诉老四,却想不到老四如此迫不及待地除掉高福。因此才痛哭:“杀高福者,邬思道也”。
杀高福者,邬思道也
3、邬思道从此有了退隐之心
以前看雍正王朝,一直不明白,在雍正登基之夜回府时,邬思道是怎么完全明白雍正要杀自己的。回看高福之死这一段才明白,正是高福之死让邬思道进一步看懂了老四:老四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讲究情义的人,对自己有任何威胁的障碍,就算是自己一手带大调教的奴才,也是除之而后快。自己知道老四这么多的秘密,一旦老四后面君临天下,自己肯定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场。
因此,才有后面雍正登基之夜,邬思道半隐身退;老十三送行,邬思道极力劝老十三辞掉铁帽子王的封赏。邬思道是真的看懂了老四。
本文作者:一氧化二氢(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