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第一胎生的男娃有多重要,王皇后嫉妒得要过继儿子野史趣闻
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顺利产下一个男娃,取名为李弘,李弘代表天子降世,这个名字的寓意很明显,想让武则天生的这个男娃成为太子,将来成为大唐的天子。
唐高宗李治之所以力挺武则天当皇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武则天第一胎生了一个男娃。这个男娃很重要,因为这是李治和武则天生的,李治非常喜爱武则天,当然希望自己和武则天的“爱情结晶”成为天子。

虽然李治已经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个李忠、李孝、李上金都是一般的宫女所生,唐高宗李治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感情,所以不会想让这些庶出的儿子成为太子。而雍王李素节,是唐高宗李治和萧淑妃所生的儿子,如果没有武则天,他是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人选。
因为原本雍王是封给皇后所生的非长子儿子,也就是说如果皇后生了很多个儿子,那么大儿子被册立为太子,其他儿子里面就可以选一个封给雍王,因为京都长安在雍王的管辖范围内,这样做有利于维护嫡系的权力。但是萧淑妃仗着皇帝的宠爱,就让唐高宗李治把雍王的位置封给他儿子了。

唐高宗力挺武则天当皇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王皇后没有儿子,嫡系没有儿子其实不利于政局的稳定,一方面嫡系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力可能就会克制这个不是“亲儿子”的儿子,而这个被立为太子,或者是成为天子的“非亲儿子”可能又会反过来想要搞垮嫡系。如果两方势力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还可能发生政变。
唐高宗李治在力挺武则天当儿子,几次去说服自己的舅舅,也就是长孙无忌,其最有利的理由也是武则天生了儿子,但是王皇后没有儿子,为了李唐皇室的江山社稷考虑,应该册立有儿子的武则天作为皇后,将没有儿子的王皇后给拉下位置来。

王皇后也知道自己没有儿子是多大的弱势,于是在武则天第一胎生了儿子之后,就慌了,为了巩固后位,巩固自己的家族势力,于是他必须给自己弄来一个儿子。于是就想到要过继庶出的长子李忠作为自己的儿子,把他扶上太子的位置。
永徽三年(652年)王皇后和他的宰相舅舅商量了过继儿子这个计谋,然后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找到长孙无忌商量对策,长孙无忌维护王皇后其实也在维护关陇一党的权势,于是在权宜之下就向皇帝提案这件事。当时唐高宗李治非常愤怒,觉得自己储君的位置都不能自己做主,因为这个事情和长孙无忌产生了裂痕。

总之,武则天第一胎生了个儿子就是“王牌”,有了这张牌她才有底气和王皇后叫板,如果武则天第一胎生了个女儿,毫无疑问她与王皇后的战斗还会持续得更久。甚至如果王皇后有儿子,可能也就没有武则天什么事儿了。
本文作者:健康悠说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