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太监到底有多牛?野史趣闻
纵观中国历史,大明王朝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不但皇帝老儿千奇百怪,最为奇怪的还是那宦官当道,这些本是服侍皇帝、妃子的太监,却摇身一变成了大权在握的“主子”。
真是可惜了大明朝276年的光阴,光是大名在外的太监就不胜枚举,阉宦之患发展到了五千年历史之极致!
坑皇帝的大公公王振
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本是一个教书先生,后自阉进宫,英宗为太子时,侍于东宫。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
瓦剌大举入侵时,王振鼓动皇帝亲征,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锤杀。
站着的“皇帝”刘瑾
刘瑾是明朝第一大宦官,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后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
朱厚照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荒唐君主,在他登位的初期,重用刘瑾等一干宦官,大小国事几乎全由这些阉人说了算,上到内阁大学士,下到地方官员,尽是唯刘瑾之命是从的奸佞小人。
刘瑾的权势之大,可谓一手遮天,就连老百姓都说:紫禁城里住着两个皇帝,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一个姓朱,一个姓刘。正德五年被凌迟处死。
掌兵权的大太监汪直
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篡改遗诏的宦官冯保
冯保是明朝太监,明朝著名改革家,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字永亭,号双林,河北深县人,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
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穆宗驾崩时通过篡改遗诏成为顾命大臣。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九千岁”魏忠贤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出身于市井无赖,好赌成性,曾卖掉自己的女儿作为赌债。认魏朝作为“干父”而改名换姓。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魏被提升为司礼秉笔太监。朱由校是个“木匠天才”,痴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工作,魏忠贤总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的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随口说:“朕已悉矣!汝辈好自为之”。
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更有某些阿谀之臣到处为他修建生祠。
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崇祯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
本文作者:农侃天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