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的专权太监可以随便废立皇帝?明朝太监皇帝说杀就杀?野史趣闻

2018-10-23 17:27:26

简而言之,明朝太监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不掌军权。而唐朝太监的权力来源于北衙禁军“神策军”,有极大的自主性,皇帝对其的制约大打折扣,是拥立新皇、废弑皇帝、控制朝政的本钱。

一.明朝的太监:皇帝的私人秘书


明朝初年,朱元璋设立中书省丞相一职,以中书省为宰相机构。但是“胡惟庸案”以后,不再设立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一人掌握了曾经宰相的权力。

弊病很快就出现了。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于是明朝的皇帝秘书机构“内阁”出现了。这是一个对皇帝负责的机构,内阁成员品级很低,远远没有六部官员级别高,首席阁臣称为“内阁首辅”。

但是明朝宣宗开始,阁臣往往都兼任六部尚书,所以一时间,内阁似乎成为了宰相机构,内阁首辅似乎就是宰相。但是,终明朝一世,内阁都是“秘书处”般的机构,名义上都是皇帝的私人顾问。

内阁主要的权力是票拟,即阁臣把批阅奏章的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最后由皇帝亲自御批,称之为票拟。

皇帝没有精力亲自票拟,自然就没有精力亲自批阅奏章。于是宣宗皇帝开始在宫内教授太监识字。随后,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就应运而生了。

除了一些特殊的奏章,自御笔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遵照阁中票拟的字样,用朱笔楷书进行批阅。这就是与“票拟权”相对应的“批红权”。 宣宗驾崩后继位的是明英宗,当时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张氏辅政,但又不能直面阁臣,所以内阁就彻底垄断了“票拟权”,而司礼监则包办了“批红权”。内阁成了实际的“外相”,而司礼监则成了实际的“内相”,二者平分相权。

明英宗朝以后,司礼监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太监掌权机构,利用批红权又掌握了镇守太监的调派、、提督京营、提督东厂等大权。

内阁和司礼监的诞生,相当于中国的政治格局由当年汉武帝的“内朝”经历了隋唐的“外朝化”,在明朝又再次回到了“内朝”的状态。内阁也好,司礼监也罢,自始至终都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其只对皇帝负责,自然权力也来自皇权。二者相互制约,彼强则另弱,皇帝居中调停。

既然是秘书机构,则权力自然来源于皇帝,所以明朝大太监权力再大,一旦成为皇帝弃子,其倾覆只在旦夕之间。可以说,这是制度设计问题,而非本身明朝太监能力的问题。

二.唐朝的太监:朝廷内的军阀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虽然后来制度名存实亡,但是仍旧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类似于宋朝的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权力集中的宰相制度。

可惜,安史之乱彻底打碎了帝国体系,所以唐朝太监是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唐朝太监的崛起在唐玄宗时期就有迹象,但是真正使太监崛起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也就是唐肃宗时期。

唐肃宗时期,从龙之臣、大太监李辅国掌握肃宗朝实际大权,另一亲信太监鱼朝恩是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并亲自掌管部分禁军。

真正让唐朝太监成为朝廷内部军阀的是从神策军成为北衙禁军开始的。 神策军原本是玄宗朝名将哥舒翰设立的西北边军,主要防御吐蕃。

安史之乱后,入援内地,归太监鱼朝恩掌控,从这时起,神策军就成了太监的私军,大小将校均与太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吐蕃趁着大唐平定安史之乱无力西顾之时,占领西北。安史之乱结束后,神策军原驻地已经沦陷,经过鱼朝恩的兼并扩大,在唐代宗时期正式成为驻扎关中的天子禁军。

唐朝原本禁军分两部分,南衙禁军归宰相统领,北衙禁军归皇帝统领,安史之乱后,南衙禁军越发孱弱,而由于神策军的加入,北衙禁军成为禁军主力。

神策军的待遇是禁军中最好的,赏赐颇丰,最强盛时有十多万人,不仅负责防御京师重地,还多次代表中央征讨周边藩国、各地藩镇。 太监鱼朝恩死后十余年间,神策军曾经归武将和文臣统帅,而非太监。

但是,唐德宗继位后,立志恢复开元盛世,开启了对藩镇的战争。德宗皇帝为太子时,就身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多次率军征讨藩镇,英豪之气不亚于太宗。

但是,当了皇帝后,过于急于求成,天真的妄想利用藩镇打藩镇,唐庭好坐收渔翁之利。而自身又吝啬赏赐,在天下藩镇皆造反之时,没有厚赏路过京师开赴前线的“泾原军”,终于导致泾原军在天子脚下哗变,史称“泾原之变”。

面对兵变,神策统帅落荒而逃,而德宗皇帝的贴身太监们却一路保护皇帝,形影不离。自此,德宗皇帝认为文武大臣皆不可信任,再次任命太监为神策军统帅。

从这以后,神策军一直掌握在太监手中,直到唐朝灭亡,神策军被解散。

在唐文宗年间,面对太监的嚣张跋扈,文宗皇帝曾经想尽诛宦官,结果事泄,神策军统帅、大太监仇士良率领神策军血洗朝堂,朝堂为之一空,史称“甘露之变”。

唐朝太监气焰嚣张到了顶点,文宗皇帝也郁郁而终。但是,之后继位的武宗、宣宗皇帝都是有为之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太监势力,但也无法彻底根除太监,因为太监在神策军中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了。

宣宗皇帝死后,唐庭就彻底沦为太监的天下。直到后来在西北军阀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中原宣武节度使朱温的打击下,神策军才被彻底消灭。有意思的是,伴随着神策军的灭亡,唐庭也走向了尽头,最终被朱温所灭。

本文作者:史海轻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