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魏忠贤法力无边 为何不学秦朝赵高废立皇帝野史趣闻
分析历史,就像交通事故分析。虽然过去的事已无法改变,但通过多维度的分析,却可以总结经验,降低悲剧发生率!
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其得势时权侵朝野。尤其是明禧宗死后,刚奉诏入宫欲登基的朱由检(后来的崇祯皇帝),对魏忠贤战战兢兢。即使明思宗朱由检登基之初,也时刻如履薄冰地提防着“九千岁”魏忠贤。既然魏忠贤已经“法力无边”,为何不学秦朝的赵高废立皇帝馁?
首先:魏忠贤是明朝太监,没有亲生子嗣,即使他改朝换代也只能在他死后将皇位传于他人;赵高是秦朝权臣,有亲生儿子,通过废立皇帝独自掌控大权,甚至可以开创一个流传万事的王朝。所以太监魏忠贤和权臣赵高比,魏忠贤废立皇帝的欲望没有赵高强。
其次:朱由检的心机比秦始皇儿子扶苏深。
朱由检在未登基前,深知魏忠贤阉党势力之大,所以处处小心谨慎地避开阉党的锋芒。由于魏忠贤得到朱由检哥哥明禧宗的专宠,所以他掌控着东厂和锦衣卫。朱由检在民间的府邸中,经常能够耳濡目染魏忠贤残酷惩处反对他的人。朱由检虽贵为皇弟,但同样得罪不起魏忠贤。于是朱由检无论何时何地,都“夹紧尾巴”做人,更不敢流露半点对魏忠贤的不满。明禧宗因无儿子继位,死前便将皇位传于朱由检。崇祯帝在入宫当天,一夜未眠,取来宦官身上的佩剑以防身,又牢记皇嫂张皇后的告诫,不吃宫中的食物,只吃袖中私藏的麦饼。——朱由检由于心机足够深,最终让魏忠贤放松了警惕,使得魏忠贤认为没有必要废掉崇祯这个皇帝。
秦始皇长子扶苏刚毅勇武、为人仁义、有政治远见。可他因反对秦始皇实习焚书坑儒等严峻政策,而触怒秦始皇。但秦始皇知道扶苏是治国理政的人才,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所以死前诏令扶苏继位。由于赵高向来与扶苏不和,他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不利,于是扶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并且矫诏以秦始皇身份赐死扶苏。——由于扶苏太耿直、缺乏心机,最终得罪了赵高,使赵高认为不废掉扶苏自己就没有好下场。
由此可见,法力无边的明朝大太监魏忠贤,之所以没像秦朝权臣赵高那样废立皇帝,主要是因为这两点因素。
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下我吧!您的伟大关注,是小生孜孜不倦写好文章的精神支柱!
本文作者:i畅想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