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是不敢和父亲葬在一起,而另建陵寝吗?野史趣闻
大家都知道,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群山环抱的平川上分布着中国清朝的皇室陵墓群,这里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和光绪四位皇帝,除此之外,还葬有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80多人。雍正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他之前他的爷爷顺治皇帝和父亲康熙皇帝都已葬在京师以东的昌瑞山下,史称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为什么雍正皇帝要打破传统的子随父葬的传统制度,选择京师以西100多公里的易县入葬呢?
雍正皇帝另建陵寝,给后世留下了一系列谜团。有人说雍正皇帝是为了躲避自己的父亲康熙皇帝,他们认为雍正皇帝继位名不正言不顺,并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不是康熙皇帝选定的合法继承人,而是篡改了遗诏才得以继位的。再加上雍正继位以后,民间流传他逼死了自己的母亲,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所以,人们猜测康熙皇帝肯定不满意这个儿子,即使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不会轻饶了他。所以,雍正也不敢和父亲葬在一起。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其实雍正皇帝最初选择的墓地也是在清东陵。
雍正四年,也就是公元1726年。雍正皇帝派遣自己最信任的弟弟怡亲王允祥到东陵选择陵址,就定在离顺治的孝陵和康熙的景陵不太远的一个地方,名字叫九凤朝阳山。然而当原料陆续选购,准备开工修建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个问题。
当挖开地下的土壤,是含有沙石的土质,这种土壤状况非常糟糕,很容易出现地宫进水,这是修建陵基的大忌。所以,这块地方实不可用。
雍正皇帝是个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从他批阅的奏折上就可以看出,别的皇帝在奏折上批阅,一般就写“知道了”。而雍正皇帝朱批,长的有上千言,件件一丝不苟,足以看出他的认真。
雍正对于百年之后的安身之所更是要求严苛,最终怡亲王允祥和大臣高其倬在易县发现了风水极佳的万年吉地,竭力向雍正皇帝推荐。
可是这里距东陵比较远,雍正皇帝能同意吗?面对此种情况,雍正皇帝左右为难。他认为建造陵墓最重要的是就是选择上吉之壤,但是他又不愿意离祖父和父亲太远,背负不孝的罪名。
这时大臣为他想了一个办法,大臣们从史记中找到了父子分葬的历史依据,并且劝雍正皇帝说,陵地的选择关系着国运,与孝道比起来,国运更为重要。因此选择上吉壤地建陵是上策,在这种情况下,雍正皇帝才安下心来,命令将陵址从东陵迁到京城西部的易州永宁山下修建泰陵,这也是清西陵的首陵。
泰陵位于清西陵的中心位置,建筑体制最为完备,他的陵寝历经八年建成。每一处用料都很考究,而且精雕细琢,它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也渗透着工匠们的血汗。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是雍正皇帝创立的,它有效的控制了皇子们结党营私争夺储位们现象,而雍正皇帝的创新还打破了子随父葬的传统,成为清西陵中最宏伟、规模也最为庞大的一座陵寝。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泰陵,到现在凛然以巍峨的雄姿展现在世人眼前。
本文作者:映月博古论今(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