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名将赵佗:第一个直接统治越南的中原皇帝野史趣闻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西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一军塞镡城之岭(今越城岭一带),一军守九疑之塞(今九嶷山一带),一军处番禺之都(今广州),一军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军结馀干之水(今江西余干县一带)。”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就是南下秦军的副将赵佗,这个人,可谓是“胆大妄为,野心很大”。身为秦军副将,竟然在南越称帝,而且一直到汉武帝建元四年。
我们回到秦军南下的时候,其实秦人南伐之初即占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并留军驻守,另外30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当地的越人作战,虽然击毙西瓯部落首领“译吁宋”,然而持续三年的征战却失败,连主将屠睢也在战争中被杀。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广州地区设南海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同时设立桂林郡和象郡
赵佗与屠睢不同,屠睢因为手段凶残,让百越人民很是恨。在其死后,赵佗既致力防范越人反抗,又极力安抚当地民众。他劝导士兵在当地养儿育女,促进中原人与岭南人同化;又上书秦始皇要求遣送中原居民迁居南越以传播中原文化。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由于他的暴政激起了西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强大的秦帝国瞬间千疮百孔。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自己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的谋划;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嘱咐他“秦政无道,中原扰乱,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不久,早已病入膏肓的任嚣闻讯病故;自此,赵佗便开始了称王计划。
公元前205年赵佗兼并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兼并时间有出入,另一说是前203年,不过先兼并后建国应该不错);
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征战,老百姓们已经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刚上位的刘邦为了顺应民心,其实也是对赵佗有些恐惧,于是便提出要和平的对代南越国。于是他派人前去说服赵佗归附汉朝,因为汉朝给了赵佗非常优厚的条件,最终赵佗归附汉朝。汉高祖死后,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
西元前181年,吕后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赵佗与吕后当政的汉朝中央政权关系一度紧张,汉朝与南越国的矛盾激化,吕后随即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
西元前180年,吕后崩,汉朝命周灶罢兵归。而赵佗乘机对东边的闽越国用经济手段施加影响,而对西边的西瓯、雒越等部落(即瓯雒国故地)加强控制。南越武王赵佗因此而自称“南越武帝”。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西元前179年,汉文帝刘恒即位,汉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汉高祖时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陆贾到了南越后,向赵佗晓以利害关系,赵佗再次被说服,决定去除帝号归复汉朝。
西元前137年(汉武帝建元四年)赵佗去世,享年一百余岁,葬于番禺(今广州)。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四代南越王。一直到西元前112年,南越国被汉朝所灭。
毛 主 席评价赵佗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
本文作者:历史杂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