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和隋朝为什么都是两代皇帝而亡国?野史趣闻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和秦朝无比相似,他就是隋朝,隋秦两朝都是完成了分裂后一统天下的统一王朝,但又都是短命王朝,仅仅经历两代而亡,究其根本原因两朝都是皇位继承人出了问题。
秦国作为第一个一统天下的统一大国,也没有逃脱二世而亡的命运,他的法定继承人扶苏被害,小公子胡亥继位,这直接造成了大秦朝的灭亡。
由于作为秦公子的扶苏思想倾向于行仁义的儒家,所以他的很多作为都受到了当时深受秦苛法所苦的老百姓们的欢迎和拥戴,他在民间一向是有好名声,就在陈胜与吴广掀起大泽乡起义时,还用了公子扶苏的名义,可以看出扶苏是众望所归的继承人,所以他继承皇位一定都会受到天下人的普遍拥护的。而胡亥的继位,信任赵高,大力屠杀皇室家族,最后连丞相李斯也难逃陷害,被腰斩于市,在刑法上非但没有克制,可以说胡亥时期的人民无法生存。倘若扶苏继位,施行仁政,秦朝或许真的千代万代而为君了。
隋朝初年,隋文帝杨坚立其长子杨勇为太子。但是由于杨勇渐渐不为父母所喜,所以她的储君之位便受到了其弟杨广的威胁。最终,杨勇被废为庶杨广的美梦得以实现。
杨勇是杨广的长兄,杨勇自小就被立为了文帝的法定继承人,并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一向好学,诗词文赋都写得很好,他还特别喜欢跟文人来往,并大力网罗人才,一时间东宫。盛征天下才学之扒可谓人才济济。杨勇也常在一旁协助父亲处理内外军政事务,当时山东地区战乱刚刚平息,人民不得安居,不少编户逃亡,朝廷为此采取了一些严厉的粗暴政策。宽仁的杨勇很反对这种政策,他认为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上书父亲称国家当以引导风俗为务,要有耐心,不能动不动就以严刑竣法对待百姓,这样长远看来只会有害。
杨勇性情宽和仁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他率意任情,喜欢直来直往,从不像三弟杨广那样做作虚伪。可以说如果杨勇继承皇位大隋朝不可能二世而亡。
本文作者:秦少说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