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皇帝就有文化?以雍正为例子,帝王平日说话会文绉绉的吗?野史趣闻

2018-09-17 20:30:26

雍正皇帝

1、批田文镜折: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1、批田文镜折: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2、批蔡廷折: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有面传口谕,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

3、批杨宗仁折:该!该!该!该!只是便宜了满丕等,都走开了。不要饶他们,都连引在内方畅快!

4、批傅泰折:你是神仙么?似此无知狂诈之言,岂可在君父之前率意胡说的!

作为清朝头号宅男,雍正即位后基本就是工作狂状态,但是不耽误十三出去玩呀。有回十三去木兰,每天和哥哥互通书信,语言之诙谐就好像在发微信。

四:'那边好不好玩?'

'好玩呀!都不想回京城了!'

四:'你们在外面玩的倒开心,也不记得多和我说说让我也乐一乐啊(宝宝这叫一个幽怨)。'

13:'好吧= ,=,这里天蓝水美,什么都好,吃的也好。我们天天都骑马出去玩。对了!我们都发胖了!'

四:'哈哈哈哈,长胖好,长胖了好呀!尽情发胖,尽兴而归!。。。不过那个xx还是不要发胖了(xx是一个满族大臣),我怕他把马腿压折了。。。'

当然不会了,我们看到的史书都是经史官整理精简记录下来的,当然会显得很正式,另外所有的圣旨都是由特定官员按照特定格式写成的,正常皇帝要是都这么说话还不得疯了……

另外文绉绉也是看时代的,有些古代的粗话脏话放在现在看来自然是颇有古风,但这些在当时可都不是好话。

举个例子吧,《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上问周昌曰:“赵亦有壮士可令将者乎?”对曰:“有四人。”四人谒,上谩骂曰:“竖子能为将乎?”

这段话背景是这样的,高祖十年九月,陈豨造反,刘邦亲自领兵征讨。到了邯郸以后,刘邦问手下的大臣周昌赵地是否有壮士能够领军,周昌回答有四人可领兵。等到四人上来刘邦见了以后,刘邦骂道:“竖子能为将乎?”

“竖子能为将乎?”这句话现在乍一看之乎者也的很高级,但是如果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这四个小逼崽子也TM能当师长?”

还有后来的汉景帝,在面对著名的倔驴丞相周亚夫的时候也气到喊过:“吾不用也!”这样的话,这句看起来好像挺文明的,但在当时却相当于现在“老子TM要炒了你!”这样的话。

说句不好听的,普通人熟知的那些有名有姓的开国皇帝中有一小半都是半文盲水平。刘邦这个大流氓就不说了,赵匡胤也是个和臣子一言不合就私底下单挑分高下的奇葩,成吉思汗也算得上是皇帝吧,他下达的军令都是唱成歌传达下去的……朱元璋虽说出身最低,但文学素养可不差,不过人家一天批几百条奏折,哪顾得上斟字酌句?这还没算上历史上那些出过家的、坐过牢的、玩cosplay的、做木工活的皇帝呢,你能指望这帮人每次张嘴都文绉绉的引经据典吗?

反正我是不信的。

本文作者:小金的文艺喜剧人(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