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中央官制野史趣闻

2018-09-17 22:30:34

秦王朝在确立 皇帝 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三公 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但不常置。

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

三公 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 之下的九卿的职责为: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税收;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务。但无论三公 ,还是 九卿 ,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一律不得世袭。

本文作者:红色浪漫的石头(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