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识别出六耳猕猴的四种推理?野史趣闻
理由一:猕猴在唐僧赶走悟空后,便端来一碗水给唐僧喝,唐僧以为是悟空,便说不喝他的水,叫他离开,猕猴说没有他唐僧去不得西天,唐僧便说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你还来缠我做甚。猕猴便抡起铁棒,往长老脊背上砑了一下,那长老就昏晕在地。一个有心加入取经团的访求者,在未被取经使命者同意加入,便抡起铁棒就打,这种行为与拦路劫财劫色的强盗无异。猕猴把两个青毡包袱,提在手中,驾筋斗云,不知去向,这种行为在佛门组织看来已经与刮阵风掠走唐僧的妖怪无异。
理由二:猕猴拿走两个青毡包袱后,要独自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他为祖,万代传名。佛祖当初要把经书传到南赡部洲,是因为南赡部洲的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可猕猴上西方拜佛求经,是要教那南赡部洲人立他为祖,好万代传名。这与佛祖传经到南赡部洲,劝人为善的初衷不相符。这是佛祖不会有慈悲心,让猕猴加入取经团的缘故。
理由三:猕猴在沙和尚讨要包袱时,说要独自上西方拜佛求经,沙和尚说没孙行者取经之说,我佛如来造下三藏真经,原着观音菩萨向东土寻取经人求经,要他们苦历千山,询求诸国,保护那取经人。猕猴说他早有唐僧,已经另选个有道的真僧作为取经人,去保护那个取经人。观音曾奉佛祖旨意去东土寻一个取经人,那个取经人是唐三藏,唐三藏肩负着取经使命,去求受自身的金身正果,唐三藏是取经组织的象征者和佛门组织的果位者,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唐三藏。猕猴已经违背佛祖传经的旨意,以及观音奉旨寻找取经人的认定结果。俗话说: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佛祖不会允许猕猴另选取经人,组成取经团去求经的做法,自然对猕猴为此与悟空上灵山辨别真假就没有慈悲心了。
理由四:猕猴不仅已经另选个有道的真僧作为取经人,而且独立扶持这个取经人,保护他选的取经人去取经。猕猴不是佛门组织选出让他加入取经团,做取经人的徒弟,保护取经人前往西天取经。观音奉佛祖旨意去东土寻找取经人时,佛祖曾嘱咐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教他入我门来。观音奉佛祖法旨寻找取经人,叫孙悟空跟取经人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佛门。所以孙悟空是取经团队的认可者。猕猴冒充悟空与真悟空上灵山辨别真假,佛祖对猕猴冒充悟空没有慈悲心,很大程度是已经默认观音选择悟空加入取经团,教悟空入如来佛门。
本文作者:真的很开心(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