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这群肉食动物野史趣闻

2018-09-14 21:00:29

元朝(1271-1368)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朝代,定都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蒙古人来到北京,必定带来了他们的食物,如果说西安的饮食是秦代到唐代的人造就的,那么北京人的饮食习惯大概一半是由蒙古人决定的。

成吉思汗是生活在漠北草原上的蒙古人,他们被汉人称为“鞑人”。看图就能知道,那里出除了草,还是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片大草原养育了一群肉食动物。

漠北草原(图片来源于网络)

肉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在吃上面是不能太讲究的。宋朝人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记载:“其食肉而不粒。猎而得者,曰兔、曰鹿、曰野豕、曰黄鼠、曰顽羊、曰黄羊、曰野马、曰河源之鱼。”蒙古人善于狩猎,能打到的东西就吃,除了牛羊肉和奶制品,他们吃狗、狼、狐狸和马,或许还有更恐怖的。他们的烹饪方法简单粗暴,“火燎者十九,鼎烹者十二三”。羊肉是最能代表蒙古人的食物,鞑人宰羊为粮。在当时元代的宫廷里,最隆重的便是整羊宴,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提起蒙古食物,第一个在脑海里蹦出来的还是烤全羊。这些蒙古人拿刀切肉,跟秦朝人没什么分别,怪不得会被当作是野蛮的民族。

烤全羊(图片来源于网络)奶第二种可以代表蒙古人的食物是奶制品,各种各样的奶制品:鲜奶、酸奶、奶皮子、奶豆腐、 奶油、奶酪等,奶源有牛、羊、马、骆驼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蒙古人喝奶首先是因为缺乏食物。当年的从国外来的修士曾经这样记载:“他们既没有面包,也没有供食用的草木植物、蔬菜或任何其他东西,什么也没有,只有肉,不过,他们吃肉如此至少,其他民族简直难以依靠它生存下去。……如果他们有马奶的话,他们就大量喝它;他们也喝母羊、母牛、山羊、甚至骆驼的奶”! 蒙古人喝奶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健康。只吃肉的话饮食结构单一,难以消化,容易产生积食,喝酸奶、吃奶酪本身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健胃、降血压、止渴解毒。酒第三种代表蒙古人的食物是酒。看着茫茫草原,心胸辽阔,肚里空空,怎不懊恼,当然要借酒消愁,喝醉了,就没那么饿了。蒙古人的酒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马奶酒,二是果酒。

马奶酒(图片来源于网络)蒙古人酷爱马奶酒,主要是因为它能养生治病。马奶酒酒性轻柔而温和,味道甘中有酸,微涩,具有增强胃火、帮助消化、调理体质、柔软皮肤等功能。据说马奶酒曾救治过战伤失血、疲劳过度的将士。果酒主要有葡萄酒、枣酒、桑葚酒等。蒙古人生性豪迈具有侵略性,在朝时有三件大事,一征伐,二狩猎,三宴飨。当年的蒙古人的国家大事都是在宴会上讨论决定的。这一习惯在游牧时期养成,部落依靠宴会来保持密切关系,有朋自远方来有事商议时,总要端出一盘羊肉好生招待。这一习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饮食与文化,餐桌上谈公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元大都充斥着各类的宴会,其中诈马宴最为壮观奢华。诈马宴通常要选择某一吉日,出席的人穿盛装,就算宴上几天几夜,每天也必须穿不同的华服。定都北京之后,蒙古人的饮食习惯随着饮食的互通而变化。与汉人的互通增加了蒙古人对谷物、面食的了解。与穆斯林世界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中亚伊斯兰化突厥人、高丽人、印度人等的互通带来更多的饮食可能。其中以“回回”也就广义上的西域人给元代宫廷饮食的影响最为深远,许多食物都被冠上了“回回”的名字,如:“回回豆子”、“回回葱”、“回回小油”等。清真小吃“秃秃麻食”流传至今。“白面六斤,作秃秃麻食;羊肉一脚子炒焦肉乞马。右件,用好肉汤下炒,葱调和匀,下蒜酪、香菜末。”与现在的麻食几乎一样。当年的蒙古人并不能理解清真这一概念,曾经严禁“回回等所过供食,羊非自杀者不食”一事,后由于大批的伊斯兰教徒离开元朝土地,GDP迅速下滑,不得不解禁。

麻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各地的商业互通为饮食词典增添了新的名词,如从高丽来的高丽参和高丽人制作汤品、面食和药膳的方法;马可波罗等欧洲商人从印度带来的调味料;从西域、天竺等国传来的白砂糖、洋葱等。

汉人本是不喝奶的民族,随着蒙古人的到来,奶制品也越来越被北方地区的人们接纳。元朝似乎不是一个非常好吃的时代,不过如今看到街边撸串的,吃烤羊腿、烤羊排的,人们在饭桌上觥筹交错时,别忘了,这都是那个不太好吃的时代的肉食动物们留给我们的遗产哟。

END

每一篇都有用心,请关注美食微信公号:gourmetlove! 长按复制。

本文作者:美食画像(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